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山西大同师范副教授获批研究人工智能与广灵剪纸的创新发展路径

山西大同师范副教授获批研究人工智能与广灵剪纸的创新发展路径

时间:2025-09-19 22:00

小编:小世评选

导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近日,山西省社科学会发布的2025至2026年度重点课题立项名单中,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的副教授林洁主持的课题《人工智能视域下广灵剪纸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顺利入选,彰显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潜力。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广灵剪纸作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重要流派,以其精美的刀工和浓厚的地域特色享誉海内外。2009年,该艺术形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其在全球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多重困境,如后继乏人、流传方式单一等问题。林洁教授的课题正是为了解决这些困扰,通过引入人工智能这一现代技术,探索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广灵剪纸的活态传承开辟新的路径。

二、课题内容与研究目标

课题编号为SSKLZJKT2025361,将系统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广灵剪纸纹样数字化采集、创新设计、互动传播等环节的应用潜力。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构建“技术+文化”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优化剪纸艺术的传播与教育模式,增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感。

具体而言,本课题将探索如下几个方面:

1. 数字化采集与创新设计: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对广灵剪纸纹样进行数字化采集,建立数字化数据库,以便日后更容易地进行创新设计和传播。运用AI生成技术,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与实用功能的新型剪纸作品。

2. 互动传播: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剪纸艺术体验,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以更加生动、互动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同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剪纸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这一传统艺术中来。

3. 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深入分析广灵剪纸在现今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将通过调研与访谈等方式,了解传统技艺匠人的现状与需求,探索适合他们的转型之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

4. 教育与: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剪纸艺术的教育与中,培养新一代的剪纸艺术传承者。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提高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三、前景展望

林洁教授表示,课题的实施将为广灵剪纸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与实践方案。借助人工智能这一强大工具,广灵剪纸能够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迎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期望能够实现多个目标:一方面,保护与传承广灵剪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技术与文化的结合,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方向与案例,推动整个传统文化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四、

弘扬与保护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在这条路上,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必将创造出更多新的可能性。林洁教授的研究不仅是广灵剪纸的创新发展之旅,也是对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思考与实践探索。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本课题的努力,能够看到广灵剪纸在现代生活中崭露头角,成为更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