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船“新红专”轮亮相海口展览
时间:2025-07-04 13:15
小编:小世评选
在现代航运业日益发展的今天,一艘集智能化、研究与教学于一体的实训船应运而生。2023年7月2日至3日,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在海南海口首次公开展出,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这艘船不仅是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体,更是智能航运技术的新象征。
“新红专”轮是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和大连海事大学共同研发的,船体总长69.83米,宽10.9米,最高航速可达18.5节。它具备747吨的满载能力,并可容纳50名科研人员、师生及船员。如此强大的功能与空间,使其不仅能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发挥作用,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人员的实操能力。
在展览期间,观众们热情高涨地参观了船舶驾驶室,体验了智能船舶的魅力。在这里,科研技术人员向他们展示了搭载的“太衍”智能系统。该系统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先进传感器和自动控制技术,具备自主航行、自动靠离泊等多种功能,使得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太衍’智能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它可以实现船岸之间的互通与远程操控。”上海船研所高级工程师陈宇航如是说道。
船上的“驭海智启”智能船舶实训中心则为参观者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体验。通过由大连海事大学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技术模拟器,参与者能够在沉浸式虚拟环境中进行驾驶台操作、轮机设备管理和电气系统维护训练。这项技术不仅增强了参与者对船舶操作的理解,还提升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与的信心。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培养海运领域的人才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使命。‘新红专’轮的出现,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的创新之举。”大连海事大学的专家表示,船只将成为海上教育的流动教室,将课堂带到海洋,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航海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也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航海日,中远海运集团、大连海事大学等联合举办了“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巡展”。这一活动不仅在海口展开,同时还将登陆儋州洋浦港、琼海龙湾港等地。这场盛大的航海科技展示与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数百人次前来参观,彰显了人们对海洋文化的热情与向往。
海洋是人类希望与梦想的源泉,是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的沃土。通过“新红专”轮的巡展,全社会可以共同感受海洋的魅力,增强对海洋事业的关注。未来,该船将在科研、实训等各个方面继续探索,为海洋教育和智慧航运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在航运行业面临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时,“新红专”轮的出现,将为行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作为一项标志性的工程,它不仅是科技的结晶,更是未来海洋教育的象征,让我们一起期待这艘智能船舶在未来能够为人类的航运事业开辟出更加广阔的蓝海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