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酒仙桥论坛开幕 聚焦人工智能与可信数据治理
时间:2025-05-11 10:35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4月15日,北电数智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正式启幕了2025酒仙桥论坛。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与可信数据治理”为主题,核心议题涵盖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前景、创新应用及生态发展,汇聚了产学研用各界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论坛首日,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发表了题为《可信数据安全流通》的主旨演讲,深入剖析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数据治理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以及如何破局这一挑战。他指出,在当今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据正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当前在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依然任重道远。
据邬贺铨院士介绍,尽管中国的年数据生产量位居全球第二,并且年增长率达到22%,但存储率却不及3%,这表明大量的数据不仅未被有效利用,还面临着企业间高壁垒和低质量的数据供给问题。更严重的是,当前的数据资源呈现出“产而不存”和“存而不用”的现象,这直接制约了人工智能生产力的释放。尤其在一些行业,人工智能生成的数据占比超过90%,但反复迭代生成的数据存在继承缺陷的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整个模型的崩溃。
因此,邬贺铨对此提出了构建“可信数据空间”的解决方案,倡导数据提供方将其数据放置于这一可靠的环境中,以实现数据的安全流通。他强调,借助IPv6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的溯源与服务质量标注,同时还需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可信流通框架,从而实现数据流通的良性循环。
在数据流通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数据属性管理与跨境流动的双重挑战,如何在确保数据传输时效性的同时,履行数据安全保护的义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邬贺铨院士提出了动态分级管理模式,包括“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同时通过“沙箱模型”实现数据脱敏联合开发,以破解企业不愿意共享数据的顾虑。
邬院士还指出,人工智能在数据管理的应用上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AI治理工具的智能化升级,数据分类分级、资产梳理、风险预测与监控、智能合规检查等功能逐渐自动化,极大提升了数据管理的效率。数据治理需要广泛的合作,政产学研各方需共同完善可信治理框架,既要高效防范数据滥用风险,也要避免过度约束和限制创新,从而充分释放数据的潜在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数据沙箱”的理念,北电数智已于去年7月正式推出“红湖·可信数据空间”,积极推进政务、医疗等领域的数据利用。该系统能够在不离开企业的前提下,通过加密计算确保数据处理的隐私保护,有效突破与企业之间的数据壁垒,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数据交换生态系统。同时,依托全链路、全周期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了数据的可追溯性与透明度,从而破解了数据的可信、可控、可用与可审能力难题。
在年初的另一个重要演讲中,邬贺铨院士强调,2025年将是我国数据资源建设的元年,也是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元年。面对数字中国的构建使命,北电数智将继续深化芯片、算法大模型等领域的产业积累,致力于推动可信数据空间的进一步发展,加速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并携手全产业链的生态伙伴,共同迈向人工智能的可信新未来。
此次2025酒仙桥论坛不仅为各界专家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更深入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如何实现数据治理与生产力提升的协同发展,展望了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与监管平衡的新机遇。各方期待,通过持续的努力,推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与经济转型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