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长聚焦智能制造,推动AI赋能工业化发展
时间:2025-02-27 14:0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参与了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的讨论,围绕“以智能制造为契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题,与市政协委员们展开深入交流。在会中,吕市长认真听取了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力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东莞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这次讨论中,多位政协委员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的必要性,并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财政支持和补贴,以便让它们在转型中更具积极性。例如,创建“AI共享车间”的设想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这种共享形式可以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对智能化转型的恐惧感,提供便捷的资源共享,从而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到转型进程中来。委员们指出,像虎门、厚街和大岭山这些产业集聚区域可以探索设立此类“共享车间”,方便中小企业租用各类智能设备和软件,降低成本。
委员们强调了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这一问题在很多中小企业面前形成了障碍。兴科电子(东莞)有限公司的研发部经理张更勤分享了他们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提到人才稀缺、算力不足和数据资源短缺是限制企业进一步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因素。他建议,应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给予更多支持,尤其是在吸引和培养高端人工智能人才方面。
为了更好实现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广东中天集团总裁张宇凯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他指出,东莞应该加大数字化基建投资,以便更好地适配与AI技术的结合。同时,他指出,东莞的人工智能人才缺口高达5万人,未来这一数字仍有可能增加,对此必须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尤其是在职业院校中,应设立与“AI+制造业”相关的专业课程,以便为行业输送更多合适的人才。
超盈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首席战略官卢立彬也在会议上分享了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探索。他强调,现代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变革的机会,企业需要抓住这样的机遇,运用AI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他透露,超盈国际正在探索以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智能中控系统,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提升生产控制的精度,进而推动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型。
对于如何具体实施这些转型举措,吕成蹊市长表示认可委员们的建议,并希望能够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形成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他指出,将努力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战略,培养一支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同时,强化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吕市长表示,东莞将针对自有优势,选择有较强基础的产业,加速实施数据标准的探索,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应用,以提高东莞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政策的落实和滞后数据共享环境的破除,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为东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会议以建设性和务实的态度汇聚了各方智慧,为东莞市的智能制造目标指明了方向,也打响了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号角。希望通过这个,将各方力量整合在一起,共同为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