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智算应用方案”,推动人工智能行业智能体发展
时间:2025-10-15 23:50
小编:小世评选
在近期召开的AICC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上,北京市在多个单位的支持下联合发布了《基于超节点创新联合体,打造行业智能体——智算应用“北京方案”》。此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智能体的构建与应用,以促进跨行业的技术协同与创新。
据了解,“北京方案”旨在结合人工智能的芯片技术、系统开发、大模型建设以及应用创新,形成一个超节点创新联合体。通过集成多元化的模型算法,开发针对特定场景的“行业智能体”,以实现“国芯、国连、国用”的理念,落实“人工智能+”的各项行动计划。
该方案的实施背景源于《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7年、2030年,智能体在各行业的普及率需分别达到70%和90%。智能体的运作与传统人工智能应用有所不同,它不仅需要高效驱动多种大模型系统,还需在处理过程中实现高频的交互,因此对于延迟的敏感性显著提高。根据相关机构的估算,智能体在推理过程中消耗的词元数量将是大语言模型的十倍,预计2030年中国日均词元消耗量将增长100万倍。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超节点服务器应运而生。这个新型的计算由多个人工智能芯片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通过低延迟的互联技术整合而成,可视为一个统一的、紧凑的计算单元。超节点服务器能够提供更强的扩展性和更低的通信延迟,实现更大规模的单机算力,这为智能体的落地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基础。推动超节点服务器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意味着人工智能科技的普及将不再是少数头部企业的专属,而是惠及整个产业链。
2024年,在北京市科委和中关村管委会的组织下,浪潮信息等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了“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这项联合体的目标在于通过强大的计算支撑,推动“北京方案”的实施。浪潮信息凭借其在系统架构、标准制定及应用部署等领域的深入积累,已实现技术布局,为“北京方案”的实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技术与算力保障。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这一联合体将在不同领域与科研机构之间促进深度合作,以超节点为基础,开发适应各行业需求的智能体解决方案,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打通产业应用的“一公里”。
“北京方案”强调了开放技术生态的建设,包括芯片、硬件、框架、模型及工具软件等各种领域的标准开放性。该联合体研发的方案具备统一的多元算力芯片,能够兼容包括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等在内的多个主流大模型和相关软件生态。浪潮信息借助其元脑SD200超节点AI服务器,依托开放架构设计,促进对多元算力芯片的兼容,同时支持多个领先大模型的同步运行与多智能体的实时协作,为商用落地迈出了坚实一步。
AI行业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各个行业的面貌。太初元碁首席产品官洪源指出,人工智能正从“认知引擎”转向“智能行动主体”,这一转变加快了AI与数据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随着与合作伙伴的积极互动,包括国产医药大模型的创建与新能源应用模型的建立,AI不仅提升了行业的创新能力,还为各类应用场景提供了技术支持。
北京正加速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预计到2024年,北京的人工智能核心产值将达到3500亿元,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优质的芯片、模型及应用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随着“北京方案”的深入实施,整个AI产业链将迎来深度赋能,进一步推动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增长动能,吸引更多的顶尖人才和企业参与其中,为中国的智能体发展添砖加瓦。
“智算应用方案”的推出,将对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优化技术生态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预计未来几年内,北京将成为全球智能体发展的重要高地。借助这一前沿战略,北京市有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大的活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