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研讨会在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探讨教育转型新路径
时间:2025-10-12 08:50
小编:小世评选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2025年9月27日至28日,主题为“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交流研讨会在百年学府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吸引了众多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前沿应用与未来影响,旨在为智能时代的教育转型提供新的路径与思考。
会议开幕式上,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天津市第十四届政协副主席张金英、民进中央副主席庞丽娟等多位重要嘉宾出席并致辞。他们一致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教育的形态,高等院校应当充分把握这一技术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育人机制的改革。提到未来的教育发展,众嘉宾强调了技术革新的重要性以及高校在这场变革中肩负的责任。
在主题报告环节,来自民进中国人民大学基层委员会的魏二玲老师以“人工智能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为主题,深入分享了AI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魏老师具体分析了当前的教育现状,指出学生在基础差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的突出问题,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问答、作业批改和学情分析等方面则展现出了突出的优势。
她解释道,智能问答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即时的教材相关解答和个性化的学习引导,从而在课后学习中提供有效支持。作业批改系统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学生的答题对错,还能够分析解题过程中的思维逻辑,定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并自动生成同类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在学情分析方面,AI系统能够整合多方面的数据,如作业成绩、考试表现以及课堂参与度等,从而生成一份全面的报告,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与课程设计。
在报告的,魏二玲老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地把握技术的参与程度,既发挥其辅助效能,又避免学生对其产生过度依赖,确保他们对知识的真实掌握?”这一问题引发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许多专家纷纷表达了他们的观点,认为在利用技术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天津大学“兴医之路”主题教育馆与新落成的校史馆。通过这次参观,大家深入了解了天津大学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在医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同时,他们也直观地感受到人工智能在科研创新与学科融合中所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
本次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恰逢天津大学130周年的校庆,为校庆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与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支撑的角色,而如何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理性应用,仍然需要教育界持续探索与实践。
在发言中,天津大学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这场研讨会为教育界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使得各方专家能够围绕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思考。他们期待通过这样的交流,能够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理念,为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专题交流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教育技术创新的一次探讨,更为推动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的教育将会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走得更加稳健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