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有云大模型市场分析:火山引擎领先,2025年上半年调用量达536.7万亿Tokens
时间:2025-10-09 10:00
小编:小世评选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分析,2025H1》报告,预计到2025年上半年,中国的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将达到惊人的536.7万亿Tokens。这一数据彰显了大模型技术在中国市场中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火山引擎以49.2%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成为行业领导者。阿里云和百度智能云分别以27%和17%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进一步显示出公有云服务竞争的激烈。
据IDC的统计,这一市场调查主要针对云服务提供商向外部客户提供的大模型公有云服务的调用量,诸如抖音、豆包、即梦等字节跳动的产品调用量并不包括在内。围绕推理模型和多模态模型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场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IDC指出,与2024年的全年市场规模114万亿Tokens相比,2025年上半年的市场规模便实现了近400%的飞跃,这一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传统互联网与企业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客户需求的不断下沉,同时也得益于模态体系的持续丰富。
火山引擎在这一背景下稳占市场高地,其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46.4%上升至2025年的49.2%。根据IDC的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的Tokens调用量每月环比增长,达到5367270亿次。从长远来看,IDC预测,驱动生成式AI软件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因素包括基础模型的创新、模型开发与应用工具链的完善,以及智能体技术的兴起,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82.4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未来还将有数百倍的增长空间。
在大模型市场中,多模态和深度推理模型的需求显著提升,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报告显示,约75%的组织正在考虑使用多模态基础模型和单模态基础模型的应用程序,预计这种模型将提供更丰富的功能。多模态基础模型能够处理与整合多种数据类型,从而显著提高精准度和用户体验,这一优势也使火山引擎、阿里云、腾讯云等云服务商纷纷在相关领域进行技术迭代。
火山引擎自2024年推出豆包大模型系列以来,其多模态模型的效果始终处于领先位置。今年,火山引擎陆续推出了豆包大模型1.6、豆包·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 pro、豆包·实时语音模型及豆包·图像创作模型Seedream 4.0。其中,Seedream 4.0在多个竞技场(如Artificial Analysis、LMArena)中荣获多个第一的位置,有效助力AI应用的落地和推广。
随着市场对推理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企业对提高资源效率、管理运营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IDC指出,火山引擎凭借丰富的大模型供给及完善的工具链,MaaS(模型即服务)火山方舟在2025H1的Tokens调用量实现了398.2%的大幅增长。这一增长既得益于客户群体的扩展,也来源于Agent应用的兴起。
在AI技术发展中,Agent应用的广泛推广需要全栈技术的重构,火山引擎已经率先推出以大模型为核心,兼具生产级可用性的AI云原生架构,支撑开发者在复杂的开发环境中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火山引擎在吞吐量、并发处理、延迟及资源保障等方面均形成行业领先优势。
火山引擎在各个行业的深入应用展现出AI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趋势。在消费电子行业,火山引擎已经为全球前十大手机厂商中的九家提供了深度合作。在汽车行业,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标注,豆包大模型已经助力不少知名车企进行AI技术升级,覆盖了如奔驰、宝马、特斯拉等主流品牌。在金融领域,火山引擎も为多家券商与银行提供了智能展业及投顾模型的解决方案,实现了金融科技的突破。在教育行业,火山引擎也已与多所知名高校展开合作,推动教学服务与科研辅助的智能化转型。
中国公有云大模型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发展的阶段,火山引擎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拓展策略,实现了领先地位。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应用的深化,未来公有云大模型市场势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