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发布会引发质疑:Pixel 10 成为AI硬件的“配角
时间:2025-09-30 17:50
小编:小世评选
在刚刚结束的Made by Google发布会上,作为一名使用Pixel手机超过六年的用户,我对Pixel 10系列的表现感到失望。与过去的爆发式创新相比,例如极具标志性的iPhone X,Pixel 10的发布显得显得尤为保守,令人不禁皱眉。
单从硬件来看,Pixel 10、10 Pro、Pro XL以及Pro Fold这四款新机型除了搭载了台积电出品的处理器外,几乎没有给人带来惊喜。影像能力方面更是有所起伏,让人怀疑Pixel这一系列是否真的向前迈进了一步。可以说,这次更新几乎可以被称为Pixel 9s,整体产品力处于一般水平。而更为令人失望的是,发布会本身的形式感也缺乏,以至于让人认为这场发布会更像是一场商业宣传,而非清晰有力的产品展示。
通常情况下,产品发布会的目的是为了详细介绍新产品,展示其优势,给出价格,然后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谷歌似乎对此有不同的理解。虽然发布会有众多场景和环节,甚至还邀请了知名主持肥伦(Jimmy Fallon)来串场,但这些碎片化的展示并没有有效地传达Pixel 10系列的核心价值。
正如艾伦·凯所说:“对软件足够认真的人,应该制造自己的硬件。”十年前,谷歌选择放弃与其他厂商的合作,独立开发Pixel系列手机,显然是想要实现更高的软硬件协同效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谷歌将朝着“对AI足够认真”的方向发展,而Pixel手机的角色似乎变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
Pixel 10的发布意图显而易见,它实际上是为AI模型Gemini所打造的硬件中心。与Rabbit R1、Humane AI Pin等AI配件相比,Pixel 10的手机形态显得实用得多。尽管其被视为“AI入口”,它仍然未能真正满足用户对AI硬件的期待。
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当前Pixel手机中的AI功能与我们对人工智能的传统认知存在显著差距。在科幻作品中,我们习惯于AI具备更强大、自治的能力,而Pixel 10似乎更多地依赖于用户主动发起请求才能触发AI的辅助。这种模式与人们设想的AI应用场景迥然相背。例如,用户希望AI能够主动识别日程,自动处理相关事务,而不是在拨打电话后等待AI提供信息。
在本次发布会上,谷歌展示了Camera Coach和Magic Cue等功能,然而这些功能的实现过程却非常繁琐,要依赖用户手动交互才能激活。特别是Camera Coach,需要用户先拍摄照片才能得到构图建议,严重影响了拍照的流畅性。
在强调AI助力创建和优化的同时,谷歌却没有展现出一个真正理想的AI体验。像早期的Bixby一样,它具有主动适配的能力,而Pixel却要依赖在某些特定操作下才能启动AI功能,这让人感到困惑与沮丧。更令人不安的是,Pixels可能成为手机行业中的一种警钟,促使其他手机制造商在不重视硬件基础的情况下,单靠AI技术推动产品。这样的趋势显然不是消费者所期望的。
Pixel 10系列虽然在AI硬件的命名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它作为AI硬件载体的合理性以及功能实用性仍在打问。究竟用户需要的是一款真正满足需求的完整AI硬件,还是一个被构建为AI工具的附属设备?这正是谷歌需要认真思考的关键问题。如果未来谷歌继续以这种方式开发产品,显然将会与消费者的期待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