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AI创新生态引领全球,两大开源大模型接连问鼎
时间:2025-08-08 07:15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7月,北京的AI圈可谓充满活力与创新,特别是在开源大模型领域,接连诞生了两颗耀眼的明星。7月11日,月之暗面发布并开源了万亿参数智能体模型Kimi K2,瞬间登顶全球榜单。而仅仅17天后,智谱AI推出的新一代旗舰大模型GLM-4.5,更是再次刷新了记录。由于这两款大模型的出色表现,整个北京AI生态如同光辉灿烂的“星河”,不仅展现出该领域的蓬勃生机,也标志着北京在全球AI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的能力早已超越传统的聊天机器人。的AI已经可以理解复杂的目标,自主规划并高效执行多步骤任务。北京的大模型在这一进化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冷玩乐队Coldplay的粉丝可以依托这些大模型获取定制化的追星计划。这些AI不仅能够精准锁定演唱会的城市,还能规划机票、酒店和旅行路线,甚至生成完整的日历和邮件,完成一站式服务。只需一条简单的指令,这些模型便能生成游戏、搭建搜索网站、创立社交,令人惊叹的智慧与能力拥有无限可能。
但北京的AI成就并不止于此。其开源大模型的成功,是整个AI产业链蓬勃发展的缩影。北京的创新生态像是一片茂密的“雨林”,为基础模型、底层技术和前沿应用的全面突破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以快手为例,4月15日推出的可灵2.0在多项评测中名列前茅;生数科技于4月21日上线的全新视频模型Vidu Q1,则在文生视频赛道上独占鳌头。
银河通用Galbot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亮相,展示了其在零售智能化领域的强大实力,自主完成取送商品的演示,应用场景覆盖工业、物流和城市服务等多个领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亦不断突破,在全球首个半程马拉松中取得佳绩,并在工业多本体、多场景的自主协同作业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在“慧思开物”的支持下,这些机器人能够在不同场景间无缝对接,协同作业,大大提升了效率。
在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的推动下,北京的AI产业链不断产生创新,同时也催生了“AI工厂”等新理念。摩尔线程提出的“AI工厂”理念,依托全功能GPU通用算力,融合五大核心技术,与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相结合,逐步突破训练效率瓶颈,构建新一代AI训练基础设施,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这一切技术成果的涌现,得益于北京建立的全方位“雨林生态”。从政策、人才、资金、空间到应用场景,北京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支持系统。2023年,北京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为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未来,政策工具箱将涵盖更多实际措施,如《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覆盖教育、医疗、文化和交通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
为促进创新,还推出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人才专项政策,成立了北京中关村学院,旨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年轻人才。市级人工智能投资基金的设立,也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注重早期投资和技术支持。整体来看,北京的这些政策组合拳,促进了AI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其从“立目标”到“铺场景”再到“攻关键”,形成了一条越来越清晰的发展路线。
展望未来,北京的AI企业数量已突破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3500亿元,占据全国市场的重要份额,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第一城”。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和开源建设落地生根,北京将继续在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当Kimi K2的代码在全球开源社区被广泛调用,GLM-4.5生成的游戏在国际社交上引发热潮,抑或是银河机器人在商超中大展身手,这座城市正以浓墨重彩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AI辉煌未来。在这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北京的AI创新生态,将继续引领全球发展潮流,并为各个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