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力争2035年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区,推进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发展
时间:2025-08-07 21:05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萧山区正积极探索打破传统发展路径的转型之路。在近日召开的萧山区委全会上,创新被明确置于战略高度,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萧山区设定了到2035年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区的目标,力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高地以及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作为浙江省首个在投资、消费和出口总量上均超千亿元的区县,萧山拥有丰富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科创。以“北斗七星+”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彰显了萧山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升级方面的决心。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和湘湖·萧滨合作区四大也为萧山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形成了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新生态。
在人工智能方面,萧山的目标同样清晰。浙江省经信厅近日公布的首批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试点名单中,萧山区的化纤纺织产业试点项目凭借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潜力成功入围。通过“AI+化纤纺织”的模式,萧山将着重打通产业链,助力大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预计到2027年,萧山将实现涵盖质检、工艺优化及智能排产等多个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构建起全方位的智能生产、管理与服务体系。
作为杭州重点布局建设的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萧山不仅单纯依赖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动“AI+新制造”,成为首批省级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试点区。为实现这一目标,“一镇七星”的科创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高能级科创将助力教育、科技和人才的融合,全面提升萧山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同时,萧山区也充分认识到,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还包括产业应用场景的破局和企业数字化人才的培育。过去,企业在进行AI技术落地时面临诸如应用场景碎片化、技术与实际需求脱节、数据孤岛等多重问题。对此,萧山正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力求打破瓶颈。该地区积极布局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医疗)中试基地,逐步形成从“算力-数据-模型-芯片-设备-终端-应用”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品应用的深度结合。
萧山区的图灵小镇同样成为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前期的基础上,图灵小镇已建立了与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等多所高校的紧密合作关系,显著提升了小镇的科创竞争力。
为了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萧山区还积极执行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推广先研后付的“安心宝”模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通过教育、科技和人才的一体化改革,该区已建立起涵盖企事业单位的多层次人才支撑系统,确保高层次人才享有政策支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在这一系列积极措施的推动下,“中国视谷”作为萧山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重点科技企业聚集,自启动建设以来,始终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根据2025年《工作报告》,杭州将把“中国视谷”定位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不断聚焦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的构建,以期引领视觉智能产业创建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该投资情况不断走高,目前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9个,总投资达260亿元。
萧山正以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和产业的深度融合,萧山必将在2035年实现高水平创新型城区的宏伟目标,跻身于全球先进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