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暴跌4%背后:AI翻身潜力与巨头博弈的生死决战
时间:2025-08-06 14:25
小编:小世评选
在股市的风云变幻中,AMD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跌4%,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一记重磅冲击。透过这一数字,分析师们意识到,背后其实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故事。尽管当前的财务数据未能令市场满意,但AMD正在用这短期的市场调整,押注于未来的AI市场竞争,并渴望在这个变革的时刻实现行业逆袭。
财报中的毛利率之痛
需要关注的就是AMD的毛利率,当前已下降至40%,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9%。表面数据的下滑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个警报,但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转机。AMD在财报中披露,造成毛利率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是8亿美元的库存减值。这背后的原因与美国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密切相关,限制了MI308芯片的出口,使得AMD仓库堆满了这些“禁售黄金”。若剔除这部分滞销的损失,实际上,AMD的毛利率可达54%。这意味着,在芯片的盈利能力上,AMD依然具备强大的基础。
数据中心的双刃剑
从财报中还可以发现,尽管AMD的数据中心领域收入较去年增长了14%,达到了32亿美元,但却出现了运营利润从9.32亿的盈利转为1.55亿的亏损。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MI308芯片的滞销所导致的现金流困境。同时,AMD在下一代MI400芯片的研发投入上大幅上涨,尤其在ROCm软件栈优化方面,成本上涨近37%。这意味着,短期内AMD承受着巨大的财务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也为其向AI市场的进一步渗透和布局创造了条件。
游戏业务的困境与机遇
第三点值得提及的是AMD在游戏业务上的表现,表面上看,该业务收入同比暴增73%,达到了11亿美元,似乎很亮眼。仔细分析后便会发现,这一成绩主要依赖于索尼和微软的定制主机芯片订单,且这两项订单的毛利率仅为18%,远低于AI芯片的65%。这意味着AMD在游戏领域的高收入实际上更像是一种“用低毛利换取现金流”的策略,虽短期效果明显,但对长远的业务健康并不利。
AI时代的战略布局
尽管目睹了短期的财务波动,AMD的核心战略依旧围绕AI展开。一方面,AMD的MI400芯片获得了OpenAI的公开支持,这背后是其在技术上的卓越表现,MI400采用了3纳米工艺,配备了288GB的HBM3E内存,使其在性能上超越了英伟达的H200。FP4低精度算力达到9.2 PFLOPS,相较于同类产品,其推理成本低了22%。这是让行业人士重新审视AMD的强大潜力。
AMD在芯片软件生态上的布局也显得格外重要。收购ZT Systems后,AMD将其GPU、CPU以及网络芯片打包,形成机架级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客户的部署周期大幅缩短,从6个月压缩至3周。同时,ROCm 6.4版本已经实现了对主流模型的适配,并提升了推理性能,这将会撬动英伟达的市场堡垒。
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AMD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在存货周转天数上,当前的218天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46天。因此,未来几个财报周期内,AMD必须解决存货问题,确保现金流的稳定。MI350芯片的量产进度也显得至关重要,推迟到2025年中量产可能会影响AMD在AI市场争夺中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还有来自ARM阵营的竞争压力,预计英伟达将在Computex大会上发布其最新的ARM架构消费级CPU。如果骁龙X Elite能够在性能上超越AMD的Zen 5,可能会导致AMD股价面临再一次的下跌。
投资策略与展望
针对目前的市场环境,建议短线投资者在价格回落至年线160美元时再入手,而中线投资者可采取同时买入AMD和做空英特尔的组合策略,以对冲潜在的市场风险。长线则可关注AI推理市场的发展,若MI400的市场占有率能在2026年前突破15%,AMD有望迎来一场涅槃重生。
在这场行业竞争中,AMD的短期挑战是一种“弃车保帅”的策略,尽管利润当前受到压制,但为了未来的AI市场,AMD正在经历阵痛期,等待市场的逆转。可以期待,下个财报季,AMD或将展示出一场令人瞩目的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