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索系统在上海启用首个中国创新实验室 计划孵化超1000家企业
时间:2025-08-06 03:05
小编:小世评选
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达索系统全球首席执行官帕斯卡·达洛兹刚刚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随即前往位于保利浦开金融中心的达索系统大中华区3DEXPERIENCE实验室,出席这一里程碑仪式。这一实验室的落成不仅是达索系统全球第五个创新实验室,也是其在中国设立的首个实验室,标志着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和战略眼光。
达洛兹在启用仪式上表示:“上海实验室的目标是在第一年内孵化超过1000家创新企业。”他指出,初步的规模已经和美国实验室相当,这显示了达索系统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对当地创新生态的期望。达索系统还计划于年底设立创投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本土创新企业的成长,进一步助力中国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赋能背后的选择
迎接达索系统在上海的新篇章的同时,营造这一合作环境的背景十分深远。进入中国市场已近20年,达索系统为何在选择再次增资、设立实验室?达洛兹给出的理由相当明确:“中国,尤其是上海,在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有能力引领全球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根据他的说法,全球80%的人形机器人都依赖达索系统提供的虚拟孪生技术,而其中许多机器人都是在中国设计和制造的。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不仅拥有强大的技术基础,还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这使得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远超美国和欧洲市场。“中国将成为AI领域的领头羊,推动行业的质变及创新。”因此,这一实验室不仅是技术孵化的,更是连接本土企业与全球技术力量的桥梁。
关注实体产业与前沿科技
新开设的上海实验室,将面向多个领域的初创企业,特别是先进制造、生命科学、新材料和绿色能源等方向,旨在加速本土创新研发的周期。达洛兹强调:“我们希望关注的更多是实体产业与深度科技,而非单一的软件项目。”他分别提到了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等行业,指出这些领域不仅前景广阔,而且对于技术的敏捷性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针对低空经济,达索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深厚积累使其能为本地初创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设计工具和技术支持。他提到,如果无人机能够利用太阳能推进,便可降低整体重量并提升飞行高度,达索系统将派遣全球专家团队支援这一类新产品的测试和创新。
未来目标:一万家企业的孵化计划
达索系统的历史告诉我们,创新实验室的成立并不是临时决定。早在10年前,达索便在法国设立了第一个3DEXPERIENCE开放创新实验室,从1000多家全球初创企业中筛选出100多家进行支持与赋能。随后,达索系统陆续在美国、印度和德国建立研发实验室,而上海实验室的设立,是其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在对上海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上,达洛兹信心十足,他表示:“我们期待的未来不仅是第一年孵化超过1000家企业,更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扩展这一数量,甚至达到一万家初创企业。”他坦言,上海丰富的人才资源与创新环境,使得在此设立实验室的决策具有深远意义。
高度重视合作共赢的潜力
达索系统选择在上海落地实验室,其背后的深度考量是毋庸置疑的。上海是一座创新能量充沛的城市,各行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达索系统希望在这片沃土上与地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通过建立一个覆盖“产-学-研”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该实验室将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增强达索系统在全球的竞争力。
达索系统的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2亿欧元,同比增长6%。其中,3DEXPERIENCE软件的收入增长了20%,中国市场的表现则更加亮眼,营收增长超过15%。这进一步验证了达索系统在华投资的重要性和成效。正如达洛兹所说:“我们的目标不是单纯的投资,而是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链,让各方都能从中受益。”通过上海这一创新实验室的设立,达索系统将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并推动整个行业的全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