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在北京开幕,全球61国中学生共探AI未来

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在北京开幕,全球61国中学生共探AI未来

时间:2025-08-06 00:50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8月4日,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IOAI)正式在北京市十一学校揭幕。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77支代表队,标志着一场关于人工智能(AI)未来的探索之旅的开启。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游森,以及保加利亚经济和工业部长佩特尔·迪洛夫等众多重要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

根据官方的数据显示,到2024年,北京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3500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核心企业数量达到2400家。北京已备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达144款,建设了多个国家级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创新,显示出该市在AI领域的强大实力。北京不仅关注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还在不断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教育层面,北京市的中小学和高校正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当前情况下,已有11所大学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一级学科,36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92所高校实现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全面覆盖。预计在即将到来的秋季学期,所有中小学将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推动教育的革新和人才的培养。

于英杰在致辞中强调,北京致力于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的源头和人才的高地,通过完善教育机制、加强科研协同和深化国际合作,努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此次IOAI的举办,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在人工智能教育与创新领域的认可。

IOAI的赛事设置与训练

本届IOAI的赛事不仅包括团队挑战赛和个人挑战赛,还设置了“未来工厂”的场景,选手们需要在虚拟环境中编写程序并控制智能机器人完成一系列操作。这一独特的赛事结构考察了选手对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理解,以及他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自中国大陆的8名参赛选手中,有6名选手来自北京市的多所知名中学,如北京市十一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为了帮助队员们备战,领队教师提前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涵盖经典论文研读、线上和线下集训等多种形式,以提升选手在数学建模和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训练期间,队员们经历了模拟赛和专家出题等环节,以增强实战能力。

王恒亮和张炜其两位领队教师分别指出,IOAI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机编程能力,还对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选手们在训练中表现出色,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算法来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

北京海淀区的AI教育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的选择地—海淀区,恰恰是北京AI产业发展的先锋。在海淀区,已经形成了覆盖算力、算法和数据应用场景的全产业链条,汇聚了超过1900家AI企业和不少顶尖学者。海淀还构建了系统化的AI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持续发展。区内的37所高校中有21所设有人工智能专业,形成了人才培养的良好基础。

海淀区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并通过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开展了首期人工智能实验班,亟待在更早时期发现和培养AI人才。对中小学的AI通识课程,海淀区已经进行了多次师资,并通过课程开发与教育指导,推动教师和学生在AI领域的技能提升。

未来展望

随着IOAI的展开,来自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生将在北京这个创新中心交流思想、展示才华。此次活动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也为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全球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及全球的人工智能教育与技术交流带来了新的机遇,展现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无限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期待活动的参与者不仅能互相启发,共同探讨AI的前沿领域,也能为各自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