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发布:人工智能助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时间:2025-08-04 15:5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全面展示了各地区和部门在推动信息化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信息化发展正迎来新阶段。《报告》强调,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成长,国家正不断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面跃升,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中绘制出美好的未来。
一、以“智”筑基,锻造创新融合的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实现人工智能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这对于筑牢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至关重要。《报告》中提到,随着国家和地方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视,加速推动了技术的迭代和能力的提升。
在技术创新方面,大模型技术的迭代速度令人瞩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已跟随国际前沿步伐,发展进入了全球领先的行列。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也在加速,多个学科和行业之间的交叉应用更是提升了科研效率,让文献情报、化工、海洋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算力建设不断提升。我国家的算力基础设施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移动物联网用户数量的激增也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要素供给来看,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正逐步加快,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到了41.06ZB,数据标注产业也在蓬勃发展。
人才的培养也为人工智能发展奠定了基础,构建了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许多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动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报告》中提到,全国数字经济本科专业已达到227个,标志着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
二、以“智”增效,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正拼搏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不断追求智能化转型。在农业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从传统的“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型,为现代化农业注入新动力。《报告》显示,至2024年,相关政策已经明确未来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路,并设定了严谨的实施路径。
在制造业方面,企业正在快速向智能制造转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报告指出,重点工业企业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2.7%,标志着“制造”向“智造”的不断推进。
而在服务业中,消费和旅游等领域的智能服务正达到新的高度。从智能家居到即时零售,众多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正在快速崛起。《报告》中还指出,2024年我国的数字消费规模超6万亿元,网上零售额更达到了15.23万亿元。
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各地政务服务正在逐步推进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报告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全球排名提升至第35位。
在民生领域,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广泛渗透,让百姓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根据调查,88.7%的受访者表示曾使用智能家居产品,而超过80%的人则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信息查询和内容生成。这充分表明了AI技术在提升民生服务效能方面扮演的关键角色。
三、以“智”拓界,迈向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报告》指出,未来的智能化发展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动力。
在科研层面,人工智能有助于推动研究方式的变革,形成了涵盖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工具的创新链条。借助于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将会诞生更多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成果。
在现代产业建设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铺排至农业、制造业等各个领域。通过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企业的智能制造装备和自动化流程将达成更加高效精细的操作。
人工智能不仅延伸至各个行业,也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方面展现出良好前景。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在采用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
《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为我国信息化进程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并指引着社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必将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