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上海发布新政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银行迎来信贷机遇

上海发布新政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银行迎来信贷机遇

时间:2025-08-04 13:45

小编:小世评选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7月28日发布的《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标志着该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进入了新阶段。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措施,例如发放6亿元算力券、加强算力调度建设、以及发放3亿元模型券来鼓励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显示了希望进一步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的决心。

一、政策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根据市场研究,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风险投资预计将回升至137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据66%的份额。中国在大模型创新方面加速发力,已备案的大模型数量超过490款,涵盖了广泛的应用领域。

上海市立志打造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在自主创新、国际合作以及技术突破等方面加大投入,努力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新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推动智能制造、智慧金融和智能医疗等深度应用,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本助力,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

二、银行的重要性

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银行不仅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确保资金的有效配置,还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的信贷业务有望得到全面拓展。

银行可以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信贷产品,加强与人工智能企业的合作。例如,中国银行承诺未来五年将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提供不低于1万亿元的金融支持,为技术和业务创新注入资金动力。

三、政策核心内容

1. 重点领域支持

政策明确提出降低人工智能算力使用成本,并通过发放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在智能算力、模型研发及市场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政策还强调支持关键技术创新和科研范式的改革,推动AI技术的实际应用落地。

2. 资金支持措施

上海市将在多方面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包括对算力券、模型券等补贴的支持,直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加大对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研发的资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 人才培养与引进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人工智能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政策提到通过改革教育体系、鼓励校企合作等方式,推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多层次的人才供应链,以保障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信贷业务的拓展机遇

1. 融资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政策的推进,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将不断扩大,融资需求随之上升。银行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可以创新信贷产品,提供专项贷款,例如针对研发的“科技创新贷”以及针对市场推广的“市场拓展贷”。

2. 定制化金融服务

为适应人工智能企业的独特需求,银行可推出包括长期资金支持在内的定制化信贷方案,以更好地符合企业的资金需求。通过增值服务,如政策对接、产业整合和技术辅导,银行将进一步提升与企业的合作深度。

五、金融科技合作前景

银行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将为金融科技的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例如,中国银行与百度建立的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以及工商银行的“智涌申城”金融服务方案,都旨在推动不同领域的深度融合,以共享资源和技术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同时,通过开放创新生态,推动产学研的深度结合,助力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六、客户资源的扩展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崛起,潜在客户群体也在不断增加。政策的实施将吸引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进入上海,这为银行提供了丰富的客户资源。针对这些新兴客户,银行可以提供定制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强化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双赢。

结合上海市新发布的政策,可以预见,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为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巨大的拓展空间。银行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支持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增长与发展。

如需获取更详细的政策解读与实施方案,请关注后续更新。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