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发布:中美差距缩小,中国排名第二
时间:2025-07-27 22:55
小编:小世评选
7月26日,备受瞩目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隆重揭幕。本次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共同撰写,旨在深度分析全球人工智能(AI)创新的最新格局,并已连续五年在该大会上发布。
根据《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评估涵盖基础支撑、资源与环境、科技研发、产业与应用、国际合作交流共五大维度,通过构建三级指标体系,并利用39项评价指标,对46个重点国家在2024年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量化评估。
报告显示,2024年美国在全球的表现仍旧占据领先地位,得分为77.97,而中国则以58.01分荣获第二名。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2023年中美两国间的分差为22.02分,2024年的分差已缩小至19.96分,显示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追赶势头不断增强。
《中国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进一步指出,中国在五个一级指标中均排名第二,在计算基础、人才、教育等八个二级指标中,几乎全部进入全球前两名。而涉及电站容量、顶级论文数量、大模型数量等20个三级指标中,中国同样表现优异,竞争力显著。尽管在多个领域实现了优异的表现,中国在高价值专利数量和风险投资规模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与美国的整体发展水平尚有差距。
海外的AI创新形式也不容小觑。根据《报告2025》,全球大模型的创新力量正在不断集聚,其性能差距显著收窄。大模型技术的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演进,基础大模型领域的研发门槛愈加提升,主流技术路线逐渐主导大模型研发,并且表现突出的大模型在各国之间呈现交替领先的局面。全球大模型集聚效应愈发明显,中美两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持续增强。
近年来,包括美国、欧盟、英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以支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指数报告2025》的数据显示,AI基础支撑能力与国家的经济水平之间的关联愈发紧密。这种趋势也反映出近年来南北方在基础支撑指标方面的鸿沟正在加大,迫切需要推动全球人工智能能力的共建和协调发展。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的风险投资热度正在回升,更多的资本正逐渐聚集到具有优势的国家和顶尖企业之中。这不仅促进了创新发展,也影响了全球AI产业的结构布局,使得资源能在更具潜力的地区得到高效配置。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创新领域的实力愈加明显,尽管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这份报告不仅为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也为全球的技术创新和合作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市场的变化,各国如何把握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亦是未来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中国在人工智能创新领域的成果与进步令人瞩目,尤其在缩小与美国的差距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势头。未来,中国有望在这场全球技术竞争中登上更高的舞台,继续发挥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作用。而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亦将助推各国共同迎接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