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展现前沿科技和发展新动能
时间:2025-07-27 02:40
小编:小世评选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7月26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览馆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为期三天,预计吸引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共聚一堂,探讨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与机遇。大会采用“1+1+2+10+N”的结构设计,包括一场开幕式及主论坛、一场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两场全体会议以及多场专项论坛,内容丰富多彩。
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七届,吸引了超过6000名海内外顶尖专家和亿万人次的线上参与,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专业度最高、影响力最强的盛会之一。每年大会都会发布前沿科技和产业成果,而本届大会的展览规模也达到了新高度,展览面积突破了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多家企业参展。
展会中,参展企业包括国内数十家AI龙头企业,以及如西门子、施耐德等60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展示的展品重达3000余项,其中不乏“全球首发”和“中国首秀”的创新产品,预计将为行业带来轰动效应。
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将其视为国家重大战略。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工作报告》,并明确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2025年,在此次大会上,参会者将共同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人工智能正在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重塑我们的生活。从生成式AI的崛起,到自主驾驶的实践,AI技术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改变着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在医疗领域,AI辅助技术的应用让重症患者获得了新的希望,脑机接口的发展使残疾人能够实现更高程度的自理生活。随着智能机器人和机器手臂的广泛应用,很多传统劳动岗位的工作被高效的机器取代,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展望未来,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市场规模将会持续壮大。《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将继续保持超过20%的增长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占比达到60%。截至2025年4月,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世界首位。
同样,在资本市场上,A股的人工智能相关公司在经历了2022年的增速放缓后,2023年营收又恢复了增长。根据预计,2024年A股人工智能板块的公司总营业收入将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市场预测显示,2025年和2026年A股人工智能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将保持双位数,2025年预测增速接近19%,2026年近16%。作为龙头企业的浪潮信息,其营业收入在2024年预计突破千亿元,并在两年内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方面,已发布业绩预告的人工智能公司中,近60%的公司表现出业绩预喜。《证券时报·数据宝》数据显示,人工智能板块的个股近年来备受关注,统计显示截至7月25日,86只人工智能概念股年内获6700余家机构调研,反映出投资者对该领域的高度关注。
从市场表现来看,上述86只人工智能概念股年内平均上涨近19%,其中的部分公司如每日互动和深信服等涨幅显著。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公司因各种原因股价出现下跌,包括星宸科技和富瀚微,需引起相关企业的重视并进行相应改进。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模式的创新,未来的人工智能产业还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高效的发展趋势。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各方将共同探讨如何激发人工智能的新动力,实现智能时代的全面共赢,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通过这样的大会交流与合作,中国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