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少年携手探索AI技术 深化文化交流
时间:2025-07-23 23:35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7月中旬,来自美国和中国的140余名青少年将在北京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这次活动由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主办,为期7天的交流经历将为年轻人提供一次独特的体验,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这个前沿领域的学习与探索上。7月15日,参与者们齐聚猿编程总部,出席开展的人工智能体验工作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与文化的交融。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AI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中青少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理事庄棨宁表示:“AI是全球性议题,中美青少年将在未来技术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我们希望他们从学习第一天就建立跨国协作意识,减少技术误解,共同创造价值。”这样的期盼不仅仅是对技术的探讨,更是两国文化的深度交融。
在这次工作坊中,参与的中美学生不仅学习AI的理论知识,还参与了富有创意的项目制学习。他们在教室里共同完成从灵感到创作、再到发布的全部流程,充分感受到了“科技无国界”的理念。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深入研究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AI核心原理。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尝试将中国古代神话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哪吒”、“悟空”等经典角色为创作起点,融合星际探险、智能机器人等元素,形成富有创意的短视频作品。
这种跨文化合作不仅让他们体会到科技的力量,还让他们发掘了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通过与AI工具的互动,他们不仅获得了技术上的提升,更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一位参与学生说:“这次合作让我体验到了团队的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特长都能够被发挥出来,最终完成的作品‘AI神龙’超乎我的想象。”
为了激励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工作坊设立了奖项,参考了中国古代科举的模式,设置了“状元”、“榜眼”和“探花”等奖项。还有“高效落地奖”、“团队默契奖”和“巧问连珠奖”等特别奖项,旨在表彰技术与创意,鼓励跨文化的合作与批判性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AI工作坊不仅是一次技术学习的机会,更被视为一次文化交流的实验。从活动的主题设计到具体的内容安排,都体现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为学生们提供灵活多样的文化背景,使他们在学习AI的同时,也学习到如何讲述故事、传播文化。
参与活动的美国学生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交流,他们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有了直观的了解,并体验到了当地人们的友好。这种积极的跨国互动为未来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正如庄棨宁所说:“我们希望孩子们在这次经历中带着对彼此文化的好奇与尊重回家。”
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正在这群中美青少年心中萌芽,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技术知识,还有珍贵的友谊和宽广的视野。这种互动和学习的经历正如一颗未来的种子,在彼此的心里扎下根,期待着在将来成长为促进中美科技交流的参天大树。
教育工作者李翊进一步指出,现代的AI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更应注重塑造学生的全面素养。他提到了“4C体系”——即提升底层认知能力、锻炼复合思维能力、赋能学科融合能力、促进自我效能,致力于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人才。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重新审视学习的意义,并把AI技术的应用与文化的传承完美结合在一起。
随着此次AI工作坊的圆满结束,一场以科技为媒介、以文化为纽带的国际交流新历程正式开启。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学习体验,更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的探索。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跨国互动将为未来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中美青少年携手探索AI的旅程将继续,他们的每一步都在为技术的未来以及文化的融汇与理解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