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落地,产业链合作初见成效
时间:2025-07-12 16:15
小编:小世评选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如何将大模型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尤其是在四川省成都市,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7月10日下午,由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和成都高新区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发展联盟联合主办的“成都物联网智能终端行业应用沙龙—人工智能大模型供需对接会”在成都高新区AI创新中心顺利举行,吸引了20余家上下游企业及多家高校的参与,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智能终端结合的创新应用路径。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的物联网核心区,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刘佳,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执行秘书长,在致辞中强调了四川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成就。他指出,目前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已经突破30亿,市场年增速达到近20%。在这一背景下,成都致力于通过技术、场景和资本三轮驱动,来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智能终端场景的紧密结合,以促进技术供需的有效对接,真正实现大模型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在此次活动中,多家参展企业针对大模型的技术成果做了精彩分享。成都明途科技的副总经理严骊,以及智能终端产品专家孔云,分别介绍了他们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大模型成果,这些成果已成功实现了“智能体+元宇宙”的深度融合,创建了支持多种角色和终端的虚拟社交与协作空间。考拉悠然的销售总监何川则展示了其公司大模型在森林防火和山体滑坡监测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突显了大模型技术在提高安全监测效率方面的潜力。同时,臻识科技的项目总监胡达军展示了“大模型+边缘智能”的创新方案,涵盖了智慧停车、城市治理和电力巡检等多个碎片化场景,显示出大模型技术的广泛适应性。
在需求方分享环节,四川大扶科技、四川艾贝斯科技和成都天润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提出了在物联网安全电梯、智慧路灯和智慧教育等场景中的技术需求。通过深入交流,参会企业达成了多项技术适配的初步意向,为未来在“技术-场景-资本”联动方面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成都市科技局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成都已聚集62家大模型企业,8个模型通过了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成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市场正在形成,更多创新的人工智能产品正在涌现。
未来,成都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完善技术链、供需桥和生态网,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智能终端产业的创新高地。随着企业间的紧密合作与技术的快速升级,成都将吸引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和创业团队,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创新发展。
成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正如火如荼,面对“一公里”的落地挑战,成都在这条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定的步伐。通过跨行业合作与创新,成都市正在向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节点目标不懈努力。未来的人工智能生态,必将以成都为中心,辐射更广,推动智能化进程在各行各业的全面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