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昆称Meta挖人更具开源道德优势,暗批OpenAI不开放
时间:2025-07-09 02:35
小编:小世评选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领域,科技巨头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最近,Meta因其在招聘方面采取积极行动而备受关注。Meta的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对此发表了看法,认为与OpenAI相比,Meta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展现出更为显著的道德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开源的理念和实践上。
杨立昆自2013年开始担任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他负责公司核心AI研究项目的监管。这些项目包括开源框架的开发、新一代Agentic系统的探索,后者能够理解物理世界并进行有效规划,杨也在机器人技术与AI融合的前沿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杨立昆主导的Meta AI实验室以其开放的研究文化而闻名,团队不仅积极推动技术共享,还定期发布代码和研究成果,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近日,杨立昆在社交媒体上间接回应了Meta的“挖人”行动,他认为Meta在AI人才的吸引力上拥有比OpenAI更为突出的“开源道德”优势。他转发了一条推文,内容强调在AI人才的争夺中,许多人关注薪酬和待遇,却忽略了更重要的因素——即技术共享和文化的塑造。推文还指出,在美国的开放科学和开源领域,Meta当之无愧地处于领导地位,而OpenAI及其竞争者Anthropic因缺乏开放性而受到广泛批评。
杨立昆的观点强调了开源在AI行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吸纳更多开源思想的AI人才,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同时也能带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开源的优势在于提高透明度,从而引发更多人对潜在问题的关注,并寻找解决方案。这样的方向不仅对行业有利,也将为更大范围内的安全问题提供保障。
尽管杨立昆对Meta的开源理念持积极态度,但AI行业的竞争格局日益复杂。随着技术的加速发展,AI公司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而采取的商业策略各有千秋。例如,OpenAI近年来因其商业化运营模式而引发了许多讨论,尤其是其对模型和算法的封闭使用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其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开源的初衷。
尽管OpenAI已承诺在今年夏天推出一款开放权重模型,以期重新平衡这一局面,但杨立昆的评论揭示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和道德观的竞争。在这一场关于道德和技术的较量中,选择加入更具开放文化的Meta的AI人才,可能会在未来的创新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不过,杨立昆认为,注重开源的文化不仅是对AI人才的一种吸引,更是一种对整体科研环境的提升。越多的公司倡导开源,越能激发科技界的创造力。随着开源理念的深入人心,未来的科技创新将不仅仅是个别公司的事情,而是整个行业共同的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开源并不是简单的代码共享,它还涉及到对公共知识的保护、对技术的透明度以及对科研道德的坚持。在AI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伦理和安全问题时,开源的必要性愈发凸显。因此,当AI行业从技术竞争转变为文化竞争时,那些倡导开放和透明度的公司,显然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了更有利的地位。
杨立昆对Meta与OpenAI之间差异的关注,不仅是对人才争夺战的关注,更是对科技行业未来发展的深思。开源的力量在于它能够为技术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让整个行业在变革中变得更加透明和可持续。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在追求创新与维护道德之间找到平衡,显然将成为每一个科技公司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