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未博士分享AI时代科普使命与实践 6月30日北京航天大学举行讲座
时间:2025-06-28 09:20
小编:小世评选
在6月30日的讲座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刘希未博士深入探讨了在人工智能(AI)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和实践方式。此次讲座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由学校的智能微纳公共创新中心主办,吸引了众多对AI发展、科学传播及教育等领域感兴趣的师生参与。
讲座于下午14:00准时开始,刘希未博士以“AI时代的科普使命”为主题,结合自身的研究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向与会者讲述了当前科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刘博士阐释了科学普及的本质,他指出,科学普及不仅是对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在AI技术日益渗透我们生活的今天,科学普及的使命显得尤为重要。
刘博士强调,面对AI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是全社会都必须关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科普活动可以帮助公众消除对AI的恐惧与误解,促进对新技术的理性认知。他提到,科学传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公众讲座、工作坊、在线课程等,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大众。
在谈及AI技术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时,刘博士指出,除了经济与技术层面的变化,AI在伦理与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也亟待关注。他提到,AI的应用带来了诸如隐私保护、公平性、透明度等一系列伦理挑战,因此科普活动应当将这些问题纳入讨论范畴,增强公众的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除了理论上的探讨,刘博士也分享了一些成功的科普实践案例,例如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的AI课程以及与企业联合推出的科普项目。他认为,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形成更为广泛的科普网络,增强科普活动的影响力。通过产学研结合,不仅可以将前沿的科学研究转化为社会所需的知识,还能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人才。
讲座的互动环节引发了不少热烈讨论,现场的师生纷纷就AI技术的未来发展、教育领域的创新模式等问题进行提问。刘博士一一作答,他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科学传播活动,投身于AI研究和应用实践中,成为新时代的科学传播者。
此次讲座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让大家在学习前沿科技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科学传播的理解和实践的信心。通过刘希未博士的分享,与会者们不仅收获了有关AI时代科普使命的独到见解,更激发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思考。
在结束讲话时,刘博士强调,未来的科技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与努力,尤其是青年科学工作者和学生。他希望所有的参与者都能成为推动科学普及的重要力量,共同为建立一个科技素养高、创新意识强的社会而努力。
此次讲座不仅仅是一次关于AI和科普的探讨,更是一次激励与启发。刘希未博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见解,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AI时代科普新图景,也为在场的师生们指明了积极参与科学传播实践的方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高质量的讲座,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进一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