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个大模型孵化空间正式开业,聚焦AI产业错位竞争优势
时间:2025-06-02 20:35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在这一新兴科技领域加速布局。位于华南的广州,尽管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相对滞后,但却选择通过错位竞争的策略寻求突破。2023年5月27日,广州首个大模型孵化空间——清智孵化器・琶洲模方正式开业,为这个城市的AI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清智孵化器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由清智孵化器与海珠城发集团联合创办。该孵化器的目标是围绕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提供一系列孵化服务,重点关注六大方向: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业智能、具身智能、AGI(通用人工智能)、医疗智能和类脑智能。每个孵化周期分为六个月的技术孵化和六个月的产品孵化,为企业提供从概念到落地的全方位支持。
清智孵化器的建立得到了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的支持,亦设有专门的创投基金,旨在为入驻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与资源整合。根据张煜的介绍,孵化器已成功孵化超过四十家AI企业,其中一半以上成功完成新一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近百亿元。这样的发展势头为广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琶洲作为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凭借其政策优势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清智孵化器的理想落脚点。相比于北上广深,广州在引进AI企业方面展现出强烈的愿望。张煜透露,虽然广州在技术层面相较于其他一线城市有所滞后,但其丰富的应用场景与产业基础能够实现良好的产业互补,促进AI技术的落地。
孵化器的创新运营模式同样值得关注。通过北京海淀与广州海珠两地的协作,清智孵化器创造了“两地双核”运营模式。北京负责提供人才和科研资源,而广州则专注于应用场景和产业落地,通过这种双向支撑,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链的形成与生态的建设。
目前,琶洲模方已吸引了首批超过二十家AI企业入驻,涵盖人形机器人、空间世界模型、AI Agent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些企业在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正在快速成长。张煜还特别提到,AI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多方位的专业技能,因此培养更多“六边形战士”是孵化器的着力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州正在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大模型垂直应用场景。极飞科技、科大讯飞、佳都科技和云蝶科技等公司,已经覆盖了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城市治理、智慧交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以海珠区为例,该区的算法备案数达到126个,行业应用项目已超过120个,其大模型备案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些优势,琶洲模方于开业当天与蚂蚁集团、唯品会、三七互娱、树根互联等多家企业签署了产业生态伙伴协议。这些企业将为琶洲模方能入驻企业开放涵盖医疗、电商、交通、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同时,由海珠区建设的总算力1418P的本地智算中心也将为入驻企业提供低时延的智能算力服务,大大提升了技术落地的效率。
展望未来,清智孵化器计划与背景的基金展开合作,预计将成立一支规模更大的基金,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更广泛投资。同时,张煜还指出,AI编程、AI智能体和AI硬件将成为未来投资的重要领域。
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广州亟需找到新的增长点。2022年,广州首次将“制造业当家”理念纳入工作报告,城市规划着重向高技术制造业倾斜。在这一过程中,琶洲模方的成立正是对广州都市工业发展重心的发挥,促进了传统产业与最新科技的深度融合。
广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与发展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借助丰富的应用场景、政策支持以及生态协作,从错位竞争的角度出发,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清智孵化器的成功运行,将为广州的AI产业带来新的机遇,推动城市的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