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司法厅引领“AI+法治”创新发展,推动司法行政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5-05-28 10:55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在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及“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方针方面,展现了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尤其是在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司法行政工作中,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工智能在司法行政中的应用,旨在利用“AI+法治”的创新模式推动法治工作,为民服务。自2023年获得科技部与司法部共同认定为“智慧立法”省级试点单位以来,广西的这一已嵌入包括DeepSeek在内的人工智能模型,提供法律法规数据检索、立法大数据分析、合法性审查等功能。
截至目前,自治区司法厅已经利用智慧立法完成了14部地方性法规及114部规章的起草审查。同时,通过中国 — 东盟法律法规数据库建设,积极收集并翻译入库60余部东盟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增强区域法治交流奠定了基础。自治区还在积极推动“融合大模型技术的法治建设智能评估系统”的研发,以期利用科技成果促进法治创新。
在普法活动方面,广西司法厅计划于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中,围绕“潮玩普法”开展一系列多元化宣传活动。这些活动包含“人工智能+法治”的结合,旨在通过创新方式吸引公众参与,增强法治宣传的效果。现场还将推出诸如“宇树机器人”普法活动和AI律所智能空间站等互动项目,利用广西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营造法治宣传的趣味氛围。
在具体的推进工作中,南宁市司法局在加入“纳米AI搜索+DeepSeek”技术后,更多地将其应用于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提升了服务的便利程度和信息的获取效率。针对群众的需求,南宁市还创新性地将AI数字技术应用于干部和公共法律服务中,不断加强互动性和教育趣味。
而柳州市司法局则开设了“惠企惠民政策咨询助手”的AI智能应用,用户可通过该应用轻松查询与企业和居民相关的政策,提升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玉林市通过引入DeepSeek技术,优化了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模式,极大地节约了办事效率,同时提升了法律服务的个性化。
梧州市司法局在新媒体推广方面也不甘落后,通过开发普法智能视频产品,丰富其微信公众号“梧小治”的内容,以满足群众对于法律咨询和普法知识的需求。在这些积极探索中,广西各地司法局不断召开“人工智能+”的应用推进会,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为法治宣传和服务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广西司法厅的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地方司法行政在数字化转型以及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积极探索,体现了运用新技术改进公共服务、提升工作效率的决心和能力。这些新实践不仅能够优化社会治理,也能够推动法治信仰的深入人心,让法律服务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西的“AI+法治”模式将进一步完善,为构建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断整合和利用多种现代技术,广西的法治建设必将迈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新时代。这不仅是对传统法律服务模式的变革,更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