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委发文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办学能力提升
时间:2025-05-11 10:1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重庆市教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能力。《通知》提出了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建立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的新机制、构建相关课程体系、开发智能化教材等,从而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职业院校与人工智能行业的深度合作。
一、建立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
《通知》中指出,各职业院校应积极与深度学习技术公司DeepSeek等人工智能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一举措的目标是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确保校企之间的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从而加快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具体职业院校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推动校企人员的互派与互聘,通过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
《通知》鼓励职业院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动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这意味着各院校应充分利用本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开发智能化教学助手和AI学习伙伴等工具,探索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学习体验。
二、推进专业升级与课程体系建设
《通知》强调,职业院校须加快推动专业的升级以及数字化改造,将人工智能知识系统性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升学生运用人工智能的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合理设置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与专业,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云计算、嵌入式技术以及无人机系统工程等,以满足时代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通知》提出要提升师生的人工智能基本素养,职业院校应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交叉课程,力求将国产人工智能软件和模型纳入专业核心课程。重庆市教委还将支持有潜力的职业院校选拔一批优秀的人工智能共享课程,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强化课堂教学与教材建设
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通知》建议职业院校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比如通过智能辅导系统和虚拟仿真实验实现教学创新。这一要求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感,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具有沉浸感的学习环境,从而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教材建设方面,《通知》同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职业院校要积极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材,同时推动教材内容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此举将有助于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接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教材,这将推动教材形式的革新,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四、教师能力提升与实践训练
《通知》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能力提升和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提升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职业院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同时,重庆市教委将积极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实习实训基地,以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获得真实的行业实践经验。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学生能够在实习中不仅学习理论,更能够实现知识的实践与应用。
重庆市教委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响应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更是为了适应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通过多方面的整合与创新,重庆市的职业院校在教育质量与办学能力上实现质的提升,将为更广泛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改革将会成为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也将在未来的教育领域引领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