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5-01 21:05
小编:小世评选
4月22日上午,上海市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相关情况。随着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临近,今年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在这场发布会上,记者们对上海在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具体举措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并且是推动上海建设国际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为了有效保护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上海市采取了多项针对性的举措,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化专业支撑,提高保护水平
为了建立健全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上海市于去年7月成立了市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并建立了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专家库。这一举措旨在为与专利侵权判定相关的咨询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通过专业人员的参与,上海市能够更好地加强对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使其在技术层面上得到有力支持和保障。该委员会还将推动制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政策,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优化服务供给,提升保护效能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致力于通过优化服务供给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效能。例如,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扩大了IPC分类号的应用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通过专利快速预审通道,以加快专利的授权速度。为了高效保护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上海市利用专利侵权纠纷的行政裁决机制,其效率高、成本低、专业性强、程序简便的特点,有效维护了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上海市还开展了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的试点工作,通过促进数据要素的有序流通和数据价值的充分实现,进一步助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三、深化前沿研讨,加强能力建设
在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与探索方面,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积极依托行业专家的力量,深入开展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热点与前沿问题研究。组织专项调研,聚焦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知识产权归属及侵权责任界定、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等领域,进行深入研讨和分析。上海市还计划组织专题,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资深专家为企业提供指导,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的申请布局,从而增强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展望未来的保护机制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上海市需继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保护知识产权显得尤为重要。未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更加积极地引导和发挥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专委会的作用,支持人工智能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与运用,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上海市将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制度建设、服务优化和市场引导等多维度措施,力求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政策保障。期待借助这些措施,上海市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