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四小龙遭遇困境:旷视科技终止IPO,商汤科技巨亏
时间:2025-04-24 21:55
小编:小世评选
在中国的人工智能(AI)行业中,旷视科技、商汤科技、云从科技和依图科技曾被誉为“AI四小龙”。这四家企业在机器视觉技术上取得了诸多成就,曾经是整个行业的领军者。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这四家公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困境。
随着2022年底OpenAI的大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真正以大规模数据和强大算法为基础的新一代AI时代的到来,使得四小龙原本掌握的机器视觉技术显得日渐过时。尽管它们在面部识别、虹膜识别等细分领域展现出一定的技术实力,但与大模型相比,这些技术似乎处于一个无法与之抗衡的“高位残疾”状态。这种变化让它们从曾经的行业顶峰一跃而下,跌入凡尘。
从资源消耗上看,AI四小龙面临着技术投入与商业化落地难的双重压力。无论是硬件购置、技术研发还是市场推广,所需的资金投入都相当庞大,而与之对应的商业收益却迟迟未能实现。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加剧了这四家公司的困境,一方面是全球技术巨头的强势角逐,另一方面是国内竞争对手的崛起,使得原本的优势不复存在。
2024年底,上交所官网显示,旷视科技的IPO状态已被标记为“终止注册”。该公司及其主承销商中信证券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注册申请,明确表示这是基于对行业环境、技术趋势及自身战略选择的综合考虑。这意味着自2019年起,旷视科技的上市之路将正式画上句号。尽管旷视曾经过多轮融资,累计估值超百亿元,背靠阿里巴巴等重量级投资方,但其逐年递增的亏损依旧令人惊讶。在2018至2021年间,旷视科技的营收逐年上升,但归母净利润却持续为负,2021年上半年亏损额高达18.65亿元。
同样,商汤科技在2024年度财报中披露了令人心悸的财务数据,全年总营收为37.72亿元,却净亏损达到43.06亿元。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总计亏损超546亿元,成为业界一大难题。为应对持续的亏损,商汤已在去年进行了裁员与战略重组,但仍未能扭转颓势。在职员工数量大幅减少,非核心业务的裁撤与新加坡办公室的搬迁也未能缓解巨大的财务压力。
另一家上市公司云从科技的处境同样令人担忧。2024年,该公司总营收约为3.98亿元,同比下降36.6%,而归母净亏损则达到5.9至6.8亿元。自2017年起,云从科技的累计亏损已超44.75亿元,员工人数从2020年底的近1800人缩减至的801人。2022年,该公司还传出全员降薪20%的消息,这在当前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中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至于依图科技,该公司在2021年中旬撤回了其科创板的上市申请,时至今日仍未能从不断亏损中走出来。依图在过去三年里亏损超过70亿元,大规模裁员与业务缩减的报道使其前景变得更加渺茫。
纵观AI四小龙的现状,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几家公司早期过于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特定领域,未能及时布局大模型技术,造成了未来发展的“短视”局限。机器视觉与大模型技术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后者需要海量数据、强大算力及复杂算法的支撑。而这几家公司的转型过程中不仅承受技术瓶颈的压力,还面临资源有限问题。
资金方面,AI四小龙在融资能力与资金储备上与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相比显得相对不足,这使它们在市场中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而大模型领域市场格局逐渐稳定,四小龙想要重新崛起的机会已然有限。未来即使它们能找到新的突破口,也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和先进的算力,这对它们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曾经如日中天的AI四小龙在大模型浪潮中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未来的发展依旧充满不确定性。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唯有顺应技术潮流,勇于转型,才能为自己开创更为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