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时间:2025-03-16 10:5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中国将工业互联网视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基础设施,强调其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根据最新的工作报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被进一步加速,尤其是在5G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下,相关政策也将持续推进。这一系列措施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从设计、生产到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徐晓兰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指出,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覆盖了49个国民经济领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业生态系统,促进了制造业的提质增效、成本降低以及绿色发展。
在天津召开的第21届中国(天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观众们见证了新一代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和传感器等先进产品的展示。这反映出,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这一创新进程中,推动产业格局的重塑。
过去几年,中国在工业互联网政策方面已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路线,从“发展工业互联网”,到“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再到当前的“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这些政策的连续性和明确性,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国家也在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旨在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行业应用的广度与深度需求亟待提升、标准体系尚不完整,以及中小企业在转型方面的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对此,许多行业专家呼吁需要集中力量支持关键技术的研究,将重大基础技术短板一一突破,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在此背景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计划广泛提升5G在实体经济重点行业的应用,为建立新型的工业网络体系奠定基础。建设5G工厂以5G网络为基础,通过智能制造,实现生产设备、管理系统及供应链的全要素互联互通。这将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推动各行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工业互联网的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企业将从传统的单点环节优化转向全面的智能决策。专家们认为,将大模型与工业互联网相结合,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战略,中国将加强工业互联网的建设,鼓励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协作。通过共享数字化解决方案,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同时,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为企业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服务。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发挥其制造业和市场优势,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不断增强在全球工业领域的竞争力。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数据供给、应用场景推广和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的努力,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将在全球数字经济的大潮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