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聚焦智能体通信:6G时代新机遇引发关注
时间:2025-03-12 14:0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上,智能体通信(ACN)成为众多参会者讨论的焦点。这一新兴通信模式在6G时代被视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将如何影响我们目前使用的5G套餐及通信方式引发了广泛关注。
智能体通信究竟是什么?与传统通信的区别又在哪里?简单智能体通信专注于为无处不在的智能设备、无人机、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提供更高效的通信方法。这些设备被称为“智能体”,它们具有自主学习和决策的能力,能够在网络中主动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完成复杂的任务。这一点与传统通信(例如手机和物联网设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通常是由用户发起通信的。
根据全球16家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的《智能体通信网络(ACN)》白皮书,智能体通信不仅要求提供全球互联、信息安全和可靠的交互服务,还需要支持不同类型和能力的智能体。这意味着,在智能体通信网络中,智能体能够随时随地、以安全可靠的方式访问网络,并与其他智能体进行协作。
中国移动、荷兰皇家电信、英特尔等公司积极参与到这一技术的探索中。在巴塞罗那的大会上,界内专家指出,伴随6G时代的来临,预计将会有数亿级智能体涌现,这些智能体将不仅限于传统的通信任务,还将扩展到智能物流、智能城市和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各种智能体之间无缝互联的需求将促使网络基础设施的全面转型。
白皮书提到,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的出现,将推动具身人工智能的应用。从智能手机到扩展现实(XR)眼镜,智能体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展。挑战也随之而来,这些智能体在执行复杂任务时常常面临计算能力和功耗的限制。因此,它们亟需通过网络获取增强情报和能力来提高效率。例如,轻量级设备在面对数十亿参数级别的计算任务时,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
在这次大会上,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运营商需要调整网络架构和建设策略以适应AI时代的需求。网络通信能力的快速演进为丰富的智能化体验提供了基础,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加速网络向自智网络(AN)的演进。这一转型不仅体现在设备和服务的多样化上,还体现在智能计算能力的引入,未来的通信模式将更加依赖于智能服务。
在智能体通信领域,新的流量消费模式也将随之产生。白皮书指出,ACN不仅仅提供传统的管道服务,还能支持与服务相关的计算和感知能力,形成一种新的隐性流量。根据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的看法,用户在调用人工智能服务时产生的流量将不仅包括直接的通信流量,还包括后台智能计算所需的额外流量。因此,运营商需要意识到,这一转变意味着流量需求的激增将成为常态。
除了流量消费的变化,智能体通信还可能推动新的商业模式的诞生。部分运营商已经开始推出基于AI技术的增值服务,比如同声传译。这表明,未来的通信服务将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的网络连接,更将扩展到智能应用领域。马继华认为,如果这种商业模式得以持续发展,运营商就能够打破传统的流量收益模式,通过提供更高价值的智能服务获取更多收入,从而改变被互联网应用长期边缘化的局面。
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所讨论的智能体通信,不仅为我们展开了6G时代的愿景,也为实现这一愿景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的变革铺平了道路。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体将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深刻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这一领域带来的更多创新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