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机遇
时间:2025-03-08 14:40
小编:小世评选
在3月6日下午召开的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山东代表团就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爱军代表省对媒体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地方行业的联动,正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孙爱军介绍道,山东省凭借其扎实的产业基础和相对均衡的三次产业结构,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及绿色低碳转型,正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提升。为概括这一战略,孙爱军使用了“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和“集聚发展”三大关键词,这标志着山东正在全方位地提升自身在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为了强化创新动力,山东省每年投入超过14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原创性研究与“卡脖子”技术攻关。这些措施使得企业逐渐成为创新的“主角”。依据统计数据,当年山东省实施了120多项重大研发项目,其中90%以上由企业牵头,而全社会近九成的研发投入同样来自企业。山东省的政策环境促进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目前已有220多家,成为全国最多的省份。更令人瞩目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在山东的经济结构中已占到53%,在“十四五”开局以来提高了8.2个百分点,显示出新兴技术的强大活力。
数字经济同样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省设立了100亿元的数字经济发展基金,助力于数字转型。特别是在集成电路领域,山东已形成了材料、设计、制造和封装的全产业链布局,数字经济的比重更是高达49%,几乎撑起了山东经济的“半边天”。这样的布局不仅为省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国的数字经济创新提供了生动示例。
在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方面,孙爱军以石化行业为例,详述了山东的战略举措:该行业产值占全省工业的四分之一,山东按照“减量、整小、上大,减油、增化、延链”的思路,推动石化行业向基础好、区位优、成本低的区域集聚。裕龙岛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成,标志着山东石化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在淄博的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也已全面开工,山东正在积极推进4个投资近3000亿元的重大石化项目计划,打造世界级高端石化基地具有良好的前景。
为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山东省去年推出了一系列意见、方案和政策,旨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快速占领新兴产业赛道。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现代海洋等领域,山东省规划了4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7个为国家级,数量名列全国之首。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意味着山东将通过集中资源,增强产业实力,力争在未来5到6年内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扩容倍增。
山东省还在济南、青岛和烟台规划了三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并出台20条配套政策,专注于量子科技、空天信息和前沿材料等领域的突破。这样的布局将进一步推动山东在新技术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最大的风口和机遇,山东省也将其纳入重大战略发展规划中。孙爱军表示,山东将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充分调动资源与优势,推动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去年,山东省出台了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其中谋划实施的100个重点项目与专项人才政策,旨在加快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步伐。未来在13个关键领域,山东还将推出“人工智能+”行动方案,通过每年发布20个标杆性应用场景,助力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不断涌现。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实施措施,山东省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定步伐,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向纵深发展,为未来搭建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这个省份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潜力,正随着这些新机遇的把握而愈加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