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力争2026年企业数量超3000家
时间:2025-03-07 05:30
小编:小世评选
日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发布了《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为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描绘了新蓝图。根据计划,到2026年,深圳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将超过3000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预计超过20%,目标明确致力于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在这一行动计划中,深圳将大力拓展“城市+AI”的应用场景。计划提到,市、区两级将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教育教学、医疗服务及文化旅游等五大领域,开放超过100个创新应用场景,创造“一区一品牌”特色场景应用,致力于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以政务服务为例,深圳将构建多元化的政务应用创新实验室,提升如“i深圳”和“深i企”等在线服务的效率;而在城市治理方面,深圳也将支持机器人在公共安全等重要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AI应急响应体系,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深圳还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于各个行业,聚焦“AI+先进制造”“AI+科学研究”“AI+金融服务”“AI+商贸流通”“AI+创意设计”等五大重点行业,推出标杆和示范性应用。深圳会大力扶持智能产品矩阵的构建,丰富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特别是将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家居产品的商业化,培育大模型一体机,发展智能驾驶技术,力争到2026年推出超过100款热销智能产品,为市民的生活带来更多智能体验。
在智能算力的提升方面,深圳市计划建设一系列智能算力项目,形成可持续的智能算力供给体系。计划包括加速鹏城云脑Ⅲ和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的建设,开发多个10E级智能算力集群,并实施“算力飞地”战略,搭建大量互联且高速的算力网络。预计到2026年,深圳的实时可用智能算力将超过80E FLOPS。同时,深圳还将普及智能算力服务,发放“训力券”,以便任何企业都能享受算力服务的便利,并布局建设低成本的边缘智算中心,提升各行业对智能算力的利用效率。
对于数据的管理与应用,行动计划强调深圳将致力于构建行业语料库,发展高价值的专业数据集,并推动数据交易所的建设,力争打造一个国家级的数据。深圳还将建立具身智能的数据收集基地,发展具身智能数据集,并设计城市级的模拟应用场景,以促进数据的有序流动与安全使用。
在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深圳市将大力支持大模型相关技术的研发,强化算法理论的创新,重点攻克具身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同时支持智能计算芯片企业的研发工作。深圳还会建设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科研载体,搭建“1+2+N”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集群,旨在打通创新链,实现产业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人才引进和培养也是深圳此次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深圳将积极招募青年科技人才,加大对人工智能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建设多所人工智能实训基地,并计划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学科,鼓励高校组建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提升本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推动产业孵化和投融资活动方面,深圳还将建设低成本的产业孵化器,促进创新与产业集聚,构建有活力的投资生态链,并实施“投补贷”联动政策,以便充分发挥深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优势,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初创企业的壮大。深圳市还将提升产业交流合作的水平,支持举办高水平的展会和论坛,积极推动人才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深圳此次推出的行动计划,从多角度切入,集中力量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展现了深圳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与决心。随着这一计划的实施,深圳有望在2026年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答卷,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