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学习却成作业‘枪手’,家长老师忧心忡忡
时间:2025-02-25 19:3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AI工具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应用愈加普遍,尤其是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广泛使用,让不少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借助AI的力量。这一现象却引发了老师和家长的高度关注与担忧。随着新学期的到来,许多教师发现,学生提交的作业中AI的“味道”愈显浓烈,一些孩子甚至交流使用AI完成作业的“秘籍”,这种对AI的依赖背离了学习的初衷。
诸多家长也在为此烦恼不已。许多家长表示,孩子在假期末期本应认真完成功课,却选择借助AI快速生成作文和解答各种习题。例如,一位来自兰州市的小学生妈妈王雅透露,自家孩子用AI仅22秒就生成了一篇作文。这种现象不仅让家长感到气恼,更让他们对孩子的学习质量感到深深的不安。
AI原本是辅助学习的利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发创新思维。当它成为应付考试、作业的“枪手”,问题就变得复杂。“AI写作业”的现象在中小学生中愈演愈烈,虽然带来了便利,却也让他们在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方面形成了依赖。这种依赖不仅“侮辱”了AI自身的智力,更可能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退化。
教育专家指出,AI的进步应当被视为教育改革的契机,教师和家长必须面对这一挑战。从长远来看,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如何将AI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成为不容忽视的议题。教育部在去年发布的通知中,明确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教育,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培养科学兴趣与数字技能,这为解决当前问题提供了方向。
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尽量避免只依赖标准答案的模式,转而鼓励开放性问题的探讨与创新思考。这样,作业的设计不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真正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够用AI作为思考的辅助,而非替代者。应当在各个教育阶段实施AI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用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家长和教师应共同制定合理的AI使用规划,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避免下意识地依赖AI为他们“包办”所有的学习任务。
在AI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协作共管。家长要关注孩子在使用AI过程中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而不是急于向AI寻求答案。教师则需要在课堂上创造更多互动的机会,让学生理解AI的功能是为学习服务,而不是取代学习。在此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有助于共同营造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环境。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AI已经成为了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但也有可能限制他们的思考与创造力。因此,教育工作者亟需寻找一个平衡点,使AI成为提升学习质量的“帮手”,而不是应付作业的“枪手”。
面对AI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学校应主动拥抱AI技术,教师应提高自身的AI素养,努力去理解和使用这些新工具。同时,结合各个阶段教育的特点,合理设置AI的应用场景,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唯有如此,AI才能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成为促进学习与教育改革的良师益友。
,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厘清AI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边界,理性看待AI的优势与不足,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AI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给教育带来了变革的机遇,而我们唯有审慎对待,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一新兴力量,推动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