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AI数字人主播在春节期间完成《杭州新闻联播》首播,引发传媒行业热议

AI数字人主播在春节期间完成《杭州新闻联播》首播,引发传媒行业热议

时间:2025-02-16 23:30

小编:小世评选

春节期间,杭州市的《杭州新闻联播》首次采用了AI数字人主播进行全程新闻报道,引起了媒体行业的广泛讨论。这一举动不仅展示了技术的进步,也促使人们对AI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反思。随着中央与地方媒体的不断发展,AI技术逐渐被引入到了新闻制作的日常环节,越来越多的AI主播开始承担起信息传播的重任。例如,羊城晚报在2月13日的广州中小学开学特别报道中也使用了AI主持人进行。

AI主播的崛起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讨论,许多人开始质疑: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主播的角色?播音主持专业在未来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这些问题引发了多方的关注,记者也采访了一些一线从业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AI主播对传媒行业的深远影响

AI主播的出现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播音和主持格局。许多媒体已经开始使用AI主播来执行一些标准化的任务,例如新闻播报和会议通知。这种新兴的主播方式相较于真人主播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AI主播凭借深度学习算法,能够以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播报。同时,其大数据训练的语音合成系统可以灵活适应多种播报场景,具有24小时不间断待命的特性,突破了人类主播的生理极限。

AI主播虽具备多种优势,但也并非无懈可击。观察显示,许多AI主播在微表情、唇形同步以及情感语调的变化上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在需要即时反应的新闻现场连线中,AI系统往往依赖于人工预设的指令,对复杂的语境转换反应迟钝。贾进军,江苏省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指出虽然AI主播能取代一些重复性任务,但主持人的个性化风格和专业能力仍是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关键。

真人主播的不可替代性

面对数字主播的兴起,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传统播音主持职业前景的担忧。对此,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董健提出了理性的看法: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行业的应用应当合理看待,AI只替代了部分工作,传统媒介的采编播仍需要主播具备深入的思考、采访和人际沟通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是AI无法取代的。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王一婷也强调,尽管AI在语音识别等领域不断进步,但其在捕捉人类情感微妙变化方面仍显不足。主持人不仅仅是信息传递者,还是能够创造共鸣的艺术家。人类主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个性化解读、情感交流及文化传递,正是AI无法复制的部分。

在需要共情的节目中,例如情感类电台和现场互动等,主持人的作用更为关键。贾进军指出,在复杂的情感表达与判断中,AI难以复制人类主播的独特魅力与创意。因此,虽然AI技术日益普及,人类主播的价值依然不可忽视。

播音主持专业的未来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未来,专家们普遍认为,虽然AI的野蛮生长的确会对这一领域带来一定冲击,但并未完全影响到该专业的报考。数据显示,全国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已突破200所,年均培养毕业生超过3万人。面对新兴技术的挑战,优秀播音员必须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保持学习的热情与敬业精神。

为应对AI技术的挑战,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方向也需调整。一些高校已开始尝试将AI技术融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机协作能力。董健提到,上海戏剧学院致力于与技术公司合作,探索如何将AI技术有效融入播音和主持的课程中,以帮助学生认识这一新兴技术。

王一婷也谈到了浙江传媒学院的做法,负责采用新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有效的学习方式。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不仅要强调语言技巧,还需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和思维深度,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为学生将来在多元化的岗位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播音主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AI主播正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类主播在情感表达、创意以及与听众之间的沟通中,依然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行业的未来将是人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与素养,以维持其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