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下载、电脑硬件、数码科技最前沿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中国算力规模全球第二,人工智能时代底气十足

中国算力规模全球第二,人工智能时代底气十足

时间:2025-10-30 11:50

小编:星品数码网

近日,国家数据局发布了重要消息,表明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的算力总规模将位居全球第二。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表明,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规模和技术方面已具备世界领先地位。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的5G基站总数已达到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也突破了2.26亿户,显示出强劲的数字化转型趋势。

算力通常指计算机进行特定计算任务所需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能源”。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强大的算力基础令我国在科技竞争中底气十足。算力可以大致分为超算算力、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等类型,其中智能算力是推动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进一步推动算力的发展,北京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的智算规模已经突破了10000P,这将有力支撑各类创新主体在万亿参数级通用基础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同时,山东省的首个突破E级的高性能智算集群“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也于今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其算力规模达到了1000P。这些新设施的投入使用,为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数据表明,预计到2024年底,我国的算力总规模将达到280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能算力规模预计达到90 EFLOPS,占比将超过32%。未来,研发机构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将继续增长,增幅超过40%。这意味着,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算力的支撑下更加迅猛发展。

在刚刚闭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展示了其最新的“昇腾384超节点真机”,该设备使得多颗芯片集群如同一台计算机一般高效运转,并实现了资源的高效调度。沐曦公司也公开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训推一体GPU曦云C600,彰显出我国在算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日益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算力软硬件领域的研发持续取得新突破。上游环节,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不断推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等多个节点的创新;中游方面,越来越多的国产GPU企业崭露头角,推出了多款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产业生态系统日益完善,使国产算力逐步从“可用”走向“好用”。

算力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严峻的电力消耗问题。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的总能耗将超过4000亿千瓦时。因此,如何提高能效和降低能耗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各地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模式,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例如,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先进数据中心利用全浸没相变液冷技术让服务器“泡澡”,该技术使得电能利用效率(PUE)已降至1.04;河北张家口市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以及绿电的丰富,使得该地区算力企业使用的绿电占比超过三成;而海南则在海底构建了智算中心集群,利用海水作为自然冷源,从而节约电能,每年可减少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应用新技术、发展新模式,我国算力中心在节能降碳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理念的底色愈加鲜明。

据《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显示,预计到2024年底,全国在用的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将超过900万个,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6,超过140个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这些进展为我国在全球算力竞争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算力基础设施的部署已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规模也在迅速增长,应用需求场景不断拓展,技术进步加速。这不仅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底气,也是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竞争优势的现实条件。在未来的发展中,信心满满的我国将继续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出更加智能、更加绿色的未来。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