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南方电网发布2025年电网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思路报告

南方电网发布2025年电网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思路报告

时间:2025-10-19 15:5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正式发布了一份名为《2025年电网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思路报告》的重要文档。这份报告旨在全面解析电网数字孪生技术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深度融合,规划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前景和方向,为探索现代电力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报告概述

该报告详尽地阐述了电网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思路,标志着南方电网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的又一重要进展。报告共计多页,包含了数据分析、技术和未来发展的多方面考量。通过近年来的技术积累与实践经验,南方电网为行业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思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历程

南方电网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 技术积累阶段(2016年起):研制出首个AI负荷预测模型,标志着公司在智能化运作方向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2. 应用突破阶段:不断推动AI技术在电网多维领域的适配,从调度优化到设备管理,全方位提升了电网运作的效率。

3. 大模型应用阶段(至2024年):推出“大瓦特-CV”视觉大模型,进一步巩固了AI在电网运行中的核心地位。

目前,南方电网已经构建了以“数字电网”为核心的全生态发展体系,并搭建了包括18类算法仓在内的技术基础,中复杂性高的新能源功率预测也已显著提升。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现状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模拟和管理工具,近年来在南方电网内开展了多个试点项目。例如,2020年投入运营的海南220千伏大英山输变电工程,成功实现了高精度建模、广域覆盖及实时同步,为电网运行提供了高保真的数字基础。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电网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实时监测与优化,提升了整体运行效率。

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和新型负荷的激增,电网正面临着来源及需求双重波动的挑战。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要求电网具备更强的韧性。在此背景下,南方电网提出了“AI大脑+孪生身体”的融合模式,以应对当前一系列存在的技术与管理上的困境。

这种融合并非没有挑战。当前多要素、多物理场的建模难、异构数据的治理瓶颈,计算能力与运行实时性之间的矛盾,以及AI技术的可解释性不足和网络安全隐患,都是制约融合进程的重要因素。

融合发展思路与实施路径

为了有效应对上述挑战,南方电网的报告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融合发展思路。具体而言,计划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借助生成式AI与模型融合、开展元宇宙相关的交互与,力求打造一个标准化与开放的生态系统。

在应用场景方面,报告涵盖了多个层面,例如设备管理、优化控制、沉浸式运维检修、地质灾害监测以及智能规划等多项功能。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电网的整体效率,同时降低运行和管理成本。

实施路径则被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大阶段。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覆盖全网的统一孪生智能体,实现综合线损下降、设备利用率提升等重要指标。这一蓝图的实现,将助力南方电网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同时推动能源领域在“虚实互动、数智驱动”的发展步伐。

未来展望

通过此次《2025年电网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思路报告》,南方电网不仅展示了其在科技创新与升级方面的努力,也为整个电力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预计将会产生更为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加速推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完善。这一切都将为未来的能源安全与高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