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股价暴涨40%再度引发关注,AI应用成未来发展关键
时间:2025-10-17 23:0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近来sora2的再度引发大众热议,应用领域的领军者,视觉中国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投资者的视野中。近期,该公司股价在短短五个交易日内劲增40%,让人不禁回想起去年底的市场盛况。当时,视觉中国因其独特的版权模式和对AI应用的迅速拥抱,一度成为24年内的“绞肉机”王者。但此番股价暴涨背后,AI的应用究竟能为视觉中国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仍值得深入探讨。
视觉中国自去年底以来的曲线走势,颇为戏剧。那段时间,视觉中国因AI的崛起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股价在短时间内翻倍。这种狂热却并未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却是市场空方的猛烈反击,导致其股价在短时间内剧烈回撤。这种市场波动给众多游资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借助Open AI推出的新一代音视频生成模型Sora2,视觉中国的再次崛起似乎是AI技术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Open AI发布的Sora2,通过其驱动的iOS社交应用在苹果免费应用榜单上取得的成功,再次显示出AI在内容创作领域的潜力。数据显示,Open AI自成立以来已经生成了多达150亿张图片,这几乎等同于人类过去150年间所创作的全部照片。可以想象,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数字只会持续攀升。因此,视觉中国的股价回暖也就不难理解。
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视觉中国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图片版权的中介。从客户那里收取版权费,再将其分成给予创作者。这一模式的简单化,使得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市场资金的青睐,但从实际业绩来看,视觉中国的盈利情况却并不如意。在2025年上半年,视觉中国的营收仅达到3.99亿元,同比微增0.05%,但净利润同比却下滑了13.91%。历史上,该公司曾因“黑洞照片”事件导致业绩断崖式下跌,虽然其后通过调整商业模式稍有恢复,但至今仍未达到高峰时期的水平。
和国际市场上的版权公司相比,视觉中国的表现也显得捉襟见肘。全球视觉版权公司Getty Images和Shutterstock的股价在今年均创下新低,反映出AI生成图像技术对传统版权经济的冲击。AI技术的发展,将使得用户能够轻松生成图像,进而降低对版权购买的需求,回归版权的保护问题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从长远来看,视觉中国的股价上涨并非单纯的炒作,而是基于其在AI应用领域的必然发展。AI技术的落地需要海量的源数据与标注信息,视觉中国拥有丰富的结构化数据资源为AI的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早在2023年,视觉中国便已与华为云展开合作,共同打造视觉大模型。而在2024年,视觉中国围绕“AI辅助创作”和“内容”的开发,不仅意在提升商业价值,同时也为AI的操作提供更多元的市场支持。
根据视觉中国的年报显示,至2024年末,其上已聚合超过5.4亿张图片、视频及其他多媒体内容。这一丰富的内容库为未来AI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视觉中国与海天瑞声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推动数据与AI应用的深度集成。
AI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与算法的创新,更离不开对数据的有效采集和处理。数据要素的市场正在逐步成熟,视觉中国正朝着成为AI内容迈出重要步伐。随着AI生成的内容不断丰富,如何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版权的合理维护,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此情形下,视觉中国不仅面临着来自行业的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尽管外部竞争愈加激烈,但凭借丰富的内容资源和不断优化的商业模式,视觉中国有望在AI领域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抓住时代的机遇。
而言,AI技术的普及给传统内容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同时也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出路。作为国内版权市场的一流企业,视觉中国在版权保护、数据要素及AI应用等方面,享有先发优势,未来仍有广阔的增长潜力。在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快速进步的背景下,视觉中国如能灵活应变,抓住机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