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发展“行动意见”,目标到2035年迈入智能经济新时代
时间:2025-10-09 13:50
小编:星品数码网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迅猛发展,正站在变革的风口浪尖。为了引领这一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国务院于近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将迈入智能经济新时代的战略目标。《意见》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计划:到2027年,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六大重点领域得到广泛深度融合,并实现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的普及率超过70%;到2030年,这一普及率将提高至90%,使智能经济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动力;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发展新阶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此《意见》的发布,令人振奋,对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带来了积极的推动。可以预见,新一代智能终端与智能体将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深入发展的核心载体。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实际应用场景已初显成效。比如,星环科技展台上一款能够深度解析光伏产业链的AI问答系统,仅用了短短10分钟便成功搭建,用可视化拖拽和模块化拼接的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代码编写和调试周期,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业内对智能体的前景充满期待。启明创投的报告指出,未来12到24个月内,真正意义上的“AI员工”将进入企业,参与客户服务、销售、运营、研发等关键业务流程。这些智能体不再是简单的执行命令,而是可以主动反馈、协同作业,承担OKR等复杂职能。从而,智能体的地位将如同互联网时代的网页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
在《意见》中,国务院特别强调了六大重点领域,包括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和全球合作。针对科技领域,还提出要加快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科研范式,以促进重大科学发现。产业领域则强调提升智能化水平,鼓励孕育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消费领域明确提出要强化对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庭设备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的研发与应用,营造全场景智能交互的环境。
在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建设中,算力是关键因素。通过提升算力规模和效率,可以更加高效地支持智能应用的落地与推广。无问芯穹等公司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端侧本征模型,展示了其在算力上的巨大优势,实现了极高的计算效率,意味着未来的智能应用将更为广泛。
在产业投资方面,人工智能企业的热情也在攀升,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相关投资已经占据超过50%的份额。随着《意见》的发布,国家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也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与政策红利,催化智能化进程。
上海市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行者,早在去年便出台了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政策,并且多次推动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落地,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上海已有超过82个人工智能大模型进行备案,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成大量5G基站,聚焦提升区域智慧经济水平,推动数字化转型。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将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更将是推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5年,人工智能全球投资份额预计将超过50%,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市场需求。随着《意见》的具体落实,推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局面将逐渐实现,这预示着我国智能经济的新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意见》的发布,不仅为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了全新的动力。各行各业都将迎来智能变革的契机,未来的社会,将在智能经济的潮流下不断向前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