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推动产业链协同,助力龙头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5-10-04 06:5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东莞市积极推动产业链协同,以此为抓手,加速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力求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成功样板。作为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东莞立足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战略目标,从政策引领、公共服务生态构建、链式协同、AI融合及数据赋能等多个方面,全面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政策引领与生态共建
东莞在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过程中,坚持“顶层设计+政策支持”的双轮驱动策略,搭建全面的政策支持体系。自2022年以来,东莞市连续发布“一号文”,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专项政策,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为确保政策落实,东莞通过财政奖补、创新基金、贷款贴息等组合手段,大幅降低企业成本,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财政资金,以支持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改造项目及各类技术改造项目,推动大量规上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
东莞还努力构建普惠性公共服务生态。一方面,引入华为、SAP等知名企业在东莞设立赋能中心,创建轻量化的“数字商超”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成本低、场景化的数字化工具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全国首创城市级制造业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面向企业提供普惠性的算力、开放模型及AI工程化服务,大幅降低了中小企业应用AI技术的门槛。
链式协同与分层施策
以产业链协同为重点,东莞推动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的整体转型,发挥集群效应带来的乘数效应。东莞鼓励龙头企业主动开放自身的数字能力和应用场景,搭建供应链协同。例如,OPPO利用供应链协同实现全链条业务融合,华为则通过“5G+AI”技术在其智能车间柔性生产3000多种机型,产品良率由98%提升至99.55%。慕思集团与索菲亚联合发起“全屋智能产业链联盟”,将定制家具的交付周期从45天缩短至15天,推动整个大岭山家具产业集群接入数字化系统。
在推进过程中,东莞市根据企业规模的差异,实施分层推进的政策。支持龙头企业构建工业互联网,推动业务与数据的深度融合。同时,针对中小企业,出台“诊断免费+改造补贴+人才”的组合政策,推广“轻量级SaaS+低成本解决方案”,鼓励通过标杆案例的复制和供需对接会等方式,实现在广泛范围内的经验传播与整体提升。
AI融合与数据赋能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东莞积极把握这一机遇,构建起以“城市级算力+行业模型+场景模块”为核心的AI赋能体系,覆盖企业研发、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东莞重点推广AI视觉质检、预测性维护等成熟应用场景,成功案例包括科翔电子应用PCB缺陷AI检测系统后漏检率降低至0.038%,显示了AI技术在生产质量控制上的巨大潜力。
东莞推动数据要素的深度挖掘与应用,通过“数据要素×”大赛、高质量数据集征集等活动,积极发现和推广典型案例。目前,东莞与广义数所以及深数所协同工作,加快数据市场的培育,已上架交易标的108个,数据产品交易额突破5.73亿元,初步形成了数据流通与价值实现的区域生态。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东莞市在推动产业链协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东莞将继续探索新路径,深化政策引导和生态建设,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的东莞经验与示范。东莞的实践,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