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召开数字人才培育大会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10-02 23:00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9月29日至30日,作为中国如火如荼推进数字经济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在海淀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举行了一场主题深远的数字人才培育大会。这次大会由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联合承办,旨在加快数字人才的培养,为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提供人力支撑。
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部门、学术界及企业界的近千名代表,大家在此共同探讨如何在数字时代推动人才培养,促进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会上,市人社局和近百家企业展示了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技术方案,涉及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多个热门领域。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的主旨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令人深思的议题包括人工智能在教育和人才发展中的应用。
在互动环节中,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们,就“产教融合”、“个性化教育”、“数字安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了各自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大会不仅展示了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视角,涵盖了智慧医疗、低空经济、数字技术出海等新兴领域的讨论,强调了邓小平理论在当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重要性。
北京市人社局在会上发布了数字人才培育方面的重要成果,重点介绍了《北京市数字人才培育和发展方向前瞻性研究报告》及第二批数字人才典型案例。这些成果以北京市数字人才培育的现状为基础,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提到,市将分批次建设63个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并遴选出37个数字技术工程师机构,以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14个职业方向为基础,力求每年培养出1万名具备数字技术技能的人才。
为了突破人才储备的瓶颈,北京市人社局积极出台各种政策,例如《北京市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和《北京市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等,形成了一个政策引导、支撑、多元培育、机制保障的数字人才发展体系。该市还计划开展《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5年版)》的编制,以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数字技术职称评审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首席数字官(CDO)项目是大会上一个重要的实践探索,围绕“学科交叉、产研融合”等理念,通过多达七个课程模块,培养出跨学科的数字化领军人才。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输送了优秀的管理者,也在行业内建立了“首席数字官百人会”等交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此期间,众多企业如科大讯飞、神州数码、星测未来等纷纷展示了他们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技术方案,成为大会的另一大亮点。同时,海淀区数据局、人才局、人社局也联合高校和驻区企业,成立了中关村网络与数据安全学院,这标志着北京在数字人才培育方面又一具有里程碑式的进展。
展望未来,北京市将继续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共建培育,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不断创新数字技术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力求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标杆。通过这些努力,北京力争在数字人才的储备、培养及实现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成就,为国家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这次数字人才培育大会,不仅是北京市在人才发展战略上的一次成功实践,更为其他城市和地区在数字人才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将继续积极推广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助力建设更加繁荣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