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在南宁召开 启动合作中心建设
时间:2025-09-27 17:50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携手主办的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在南宁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新篇章正式开启。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的建设启动,这将为区域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
此次圆桌会议的召开,正值全球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与会的部长们集中讨论了如何强化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推动技术的开放与共享、促进产业间的合作,以及如何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不仅是落实今年“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区域内人工智能事业繁荣的具体行动。
根据通知,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将探索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合作:第一,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各国将共同研究和制定适合区域发展的政策与标准,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二,提供开源开放服务。通过分享技术、数据和资源,构建开放的人工智能生态圈,促进技术的快速实际应用。第三,加强产业合作对接。会议强调,国家间应建立有效的产业对接机制,推动合作实现共赢。第四,促进人才培育。在人才培养和交流方面,各国应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培养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会议还提出了开展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旨在鼓励两地在农业、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以满足各自发展需求。这种尝试将可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改善民生福祉,极大提升各国间的合作深度与广度。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特别强调建立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合作机制。这个机制的设立将使得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变得更加系统化和常态化,为长远发展提供持续动力。通过定期的交流与合作,成员国能够共享经验,面对共同挑战,共同推动区域内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在会议结束时,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相继发布,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协议及框架,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合作信任与合作基础。这些成果涵盖了政策对接、技术交流、产业合作、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未来将为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与会的部长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赋予了传统产业新的活力,也对各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推动技术的普惠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发展不均、提升整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各国要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积极探索,依据各自的国情,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发展的应用推广方案。
此次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不仅是南宁向外界展示其发展重地的抱负和能力,也是中国深化对外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实步伐。在全球经济重心东移,人工智能持续推陈出新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合作,构建命运共同体,将为未来的发展带来无尽的可能。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技术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合作的愿景也愈加清晰。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未来国家间的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共同进步与繁荣,必将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新的活力和动力。,各国希望以此次圆桌会议为契机,切实落实合作成果,共同谱写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