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DeepMind乒乓机器人达业余水平,具身智能再创新高
时间:2025-09-27 06:50
小编:小世评选
2024年8月9日,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刊登了一篇关于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的新进展,报道了该公司研发的乒乓机器人成功达到了业余选手的水平。这款机器人以ABB公司的机械臂为基础,具备接发球和与人类对抗的能力。在模拟比赛中,该机器人成功夺得29场比赛中的13场,胜率达到44%,成为首个能与人类业余选手抗衡的学习型智能体。
乒乓球是一项复杂的运动,远比国际象棋和围棋等战略游戏要困难得多。它要求参与者不仅具备身体素质,同时还需要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进行快速决策、高效的眼手协调,以及具备高级策略思考能力。这些种种要求,让乒乓球成为了测试机器人综合能力的崭新标杆,成为具身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象征。
在国内,一场颇受关注的乒乓机器人赛事也相继举行。这是“第二届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的乒乓机器人专项赛。比赛旨在考察机器人的学习、运动学规划、动力学规划和人工智能决策等能力,最终选出了50余支参赛队伍,为国赛做准备。赛事期间,选手们需要对乒乓球的击球力量和准确路径进行精准控制,这使得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考验。
这场赛事采用了JAKA Mini系列协作机器人作为基础装备,成为了推动具身智能进步的重要教具。除了乒乓球大赛,节卡机器人公司还组织了JAKA Lumi杯具身智能大赛,展现了其在更广泛应用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这些比赛不仅是对技术的检验,更是拓展实际应用边界的重要机会,彰显了具身智能产品在应用能力上的多元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具身智能逐渐成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交汇的重要方向。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指出,AI的未来将更加依赖物理交互,即具身智能的技术实现。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赋予机器人“思考”的能力,而机器人则通过其硬件结构和传感器变成能够在物理世界中执行任务的“身体”。这种创新解决了实现智能化所需的物理交互问题,并推动了机器人的不断进化。
具身智能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从早期的工业机器人只能执行预设程序,到的环境感知能力的提升,这一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最近几年,伴随着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的引入,具身智能进入了崭新的生长期,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逐步成为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合作伙伴。
具身智能机器人通过多模态感知融合技术,可以将视觉、触觉与音频等信息整合,为环境建模提供依据。例如,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已开始利用视觉导航技术在复杂环境中自主行动。物理控制技术的进步使得机器人目前能进行更为复杂的操作,诸如仿生抓取等精细任务,降低了训练成本与风险。
在中国,节卡机器人作为国内卓越的科技企业,积极布局具身智能领域,利用其在协作机器人方面的成熟技术,实施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的全面部署。其具身智能产品矩阵能够覆盖从固定场景到动态环境的各类需求,充分展现了在工业、零售、科研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
应用广泛,潜力巨大
具身智能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展,涵盖了工业分拣、智慧零售、装配、科研教育等多个场景。这一进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在应对劳动力短缺及危险高精度作业中展现了独特价值。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具身智能有望在高人工参与度的工序中扮演关键角色,如搬运和质检。这类机器人通过军用级视觉系统与六维力控技术,能够在快节奏的生产环境中执行高质量作业。
在零售行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承担诸如客户接待和信息查询的工作,甚至可以帮助进行货物盘点和管理。而在科研教育领域,多所高校也已开始开展具身智能技术,推动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技术创新的结合。
通过持续技术积累与创新,节卡机器人正在推动具身智能落地的边界,旨在为不同行业制定更为合理的应用方案。在即将到来的工博会上,节卡将推出另一款工业级具身智能,进一步完善从数据收集到实际应用的闭环流程。
谷歌DeepMind乒乓机器人在业余水平的突破及节卡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仅标志着具身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发展,也为未来机器人的更多可能性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迈进,机器人将更深入地融入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真正的智能助手,解放人类在物理世界的诸多局限,重新定义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