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上海文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交流会:探索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上海文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交流会:探索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时间:2025-09-23 16:50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8月25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成为聚焦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此次“2025年上海市文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对接交流会”在这里成功举办,来自文博单位、科技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代表济济一堂,探讨人工智能(AI)在文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智慧文化生态建设。

作为此次交流会的一部分,现场展示了一款由商汤科技与傅利叶机器人联合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它不仅能为访客提供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导览服务,还能解答关于馆藏文物的问题。例如,当有人询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发展沿革或镇馆之宝时,机器人能够快速而准确地给出详细的信息。这一新型“智慧文博讲解员”的问世,为未来的文博场馆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互动体验。

近年来,上海不断加速文博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步伐,特别在文物保护修复、文物鉴定、场馆导览以及沉浸式展览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场景。例如,2018年,上海博物馆推出国内首个全面基于数据的数字化管理;2021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建立了首个数字孪生博物馆系统,显著提升了博物馆的数字治理水平。这些举措标志着上海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探索出了有效路径。

在本次对接交流会上,几项重要的文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式发布,并举行了多项合作签约仪式。中国电信与中共一大纪念馆合作开发的“数字一大”项目,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服务,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上海博物馆整合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超高清技术,与百视通共同打造数字孪生博物馆,力求让文物以更生动的形式与更沉浸的体验走进千家万户。

交流会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与四家科创企业建立合作,致力于空间扫描、敏捷性采集建模等领域,共同推动文博场馆的智能化服务。同时,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与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可移动文物语料库的建设,在文物保护与利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除了行业合作,上海交通大学也在此次交流会中宣布了“上海文物建筑与人工智能协同研究中心”的建设计划。该中心将专注于AI技术在文物建筑病害诊断和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为文物建筑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智力支持。这显示出高校在文博与科技结合上的重要作用。

在企业展示环节,数家科技企业分享了其在文博智能化研发中的最新成果。例如,傅利叶机器人的展示强调了其具身智能技术如何赋能文博场馆,提升体验感。笔墨AI则凭借多模态生成终端的创新应用,已在上海中心、洪崖洞等多个文化旅游场景取得成功,展示出AI技术如何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作用。

新科动漫作为国内领先的LBE(大型沉浸式体验)开发商,透露了即将在2024年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落地的项目《神秘的西夏陵》VR体验,该项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为文旅元宇宙产业的开发注入新鲜活力。

本次交流会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及上海市文物局主办,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和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承办。活动旨在展示上海在AI与文化旅游领域的深度融合探索以及取得的成就。主办方表示,未来将继续贯彻“模塑申城”战略,推动文旅新生态构建,培育能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推广的“AI+文旅”标杆案例,以科技助力文化传播。

通过此次交流会,围绕人工智能在文化领域应用的合作与对接,不仅实现了文物和文化的现代化传播,也为文化产业和科技的融合注入了新的生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未来文博领域必将迎来更为丰富的创新模式和体验方式,让市民游客在上海这座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中,感悟文物之美与科技之光。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