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海信深度合作推进智能制造与人才培养,福耀科大助力产学研融合
时间:2025-09-19 22:50
小编:星品数码网
在现代社会,智能制造和人才培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近期,海尔和海信这两家行业巨头高管团队同频共振,跨越1500公里的距离,相继访问福耀科大,共同探讨智能制造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其动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场校企互动不仅展示了企业对于教育培养的精准洞察,也体现了新兴高等院校与传统产业巨头之间的深度合作潜力。

双方的合作旨在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的转化等领域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通过共同建设重点项目,海尔和海信将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全面共赢。此次合作的重点之一是“未来工厂具身智能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的揭牌,这一中心的设立标志着双方在智能制造领域合作的正式启动。
8月14日,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与福耀科大校长王树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围绕智能制造和具身智能等多个方向进行了深度交流。这不仅是海尔与海信、福耀科大之间的首次合作,也是三方在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方面的创新尝试。海尔和海信的高层表示,智能制造和具身智能是今后合作的关键词,未来将围绕这些领域开展更为广泛的项目。
不过,这样的合作并非萌芽于偶然。早在2022年,海信董事长贾少谦就曾与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展开过智慧校园建设的合作探讨,双方希望借助海信的智慧建筑和全品类智能家电,为新型大学的建设提供坚实基础。随着福耀全球智造班的成立,这一系列校企合作逐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
海尔海信与福耀科大的合作不仅展现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高度契合,更反映了对新类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超过500万,海尔和海信等企业正加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推动智慧家庭、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这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企业从教育阶段介入,将有效提高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和解决产业真实的课题,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在智能制造领域,由于海尔和海信在科研投入上的持续加码,智能技术的创新也不断涌现。海信在B2B领域已开始布局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硬科技项目,其推出的“海信通途大模型”不仅具备高达80%的准确率,还提升了安全隐患识别的效率。海尔也在智能家居领域进行了重大突破,推出的HomeGPT Edge大模型可以在断网状态下提供流畅的智能服务,未来有望在洗护和医疗等多个场景中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作为品牌之都,凭借深厚的制造业底蕴,正逐渐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热土。青岛市通过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以鼓励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地方经济转型。这为海尔海信与福耀科大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青岛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了上百家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稳步突破720亿元。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海尔、海信和福耀科大的协作不仅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更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智能制造与人才培养的双循环发展将为青岛的智能经济注入新的动能。
结合以上,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双方的深度合作将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随着合作的深入,不仅能促进海尔和海信的产业升级,也将为福耀科大的学子提供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新篇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期待通过不断的合作与创新,为中国的智能制造与高端人才培养塑造出一条崭新的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