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四五”规划下数字基础设施迅速发展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时间:2025-09-15 08:50
小编:小世评选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进行了关于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报告。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的5G基站总数已经达到455万个,展现出我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举世瞩目成就。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烈宏指出,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在数字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家的信息化水平,更推动着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
5G基站的数量大幅增加,为信息传输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网络支持。5G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通讯领域,还将广泛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多个方面。通过5G网络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快速、更稳定的网络服务,进而提高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
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完善,使得我国能够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的快速崛起,尤其是鸿蒙系统的普及,为各类智能设备的灵活运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鸿蒙系统的生态设备总量已经突破11.9亿台,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为全国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除了技术方面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日益普及。根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我国人工智能的综合实力较“十三五”末实现117%的增长,并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为各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国家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已超过1亿人次,医保码用户数量更是突破12亿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了5.6亿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就医便利性。
在教育方面,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智慧教育。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不仅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供了可能,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条件。
面对着数字经济的未来,国家还进一步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截至去年,我国已发布21项相关政策,旨在加强数据的汇聚共享和开发利用。随着数据市场的不断活跃,标准与规范的陆续推出,我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也在加速构建中。
我国还在文化旅游领域展开了数字化改造,全国5A级景区的数字化改造完成率已达到100%。通过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和体验到千年文明的魅力,实现文化与数字的深度融合。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稳步推进,我国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继续加速发展。各行各业将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与服务供给,推动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助力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