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AI大模型助力具身智能发展
时间:2025-08-10 19:15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中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盛大召开。在这一国际盛会上,聚焦于“AI大模型赋能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新范式交流活动”专题分会也于8月8日同期举行,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和代表的参与。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工信部原党组成员张峰在开幕仪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展示了当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融合的潜力与挑战。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
张峰在演讲中指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正与机器人技术和具身智能形成加速融合,这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强调,国家在最新的工作报告中已将具身智能纳入未来产业的战略部署,强调其在生产、生活和军事等领域的重要性。
具身智能是指那些具备物理形态的人工智能系统,这些系统通过与现实世界的直接交互,能够实现智能化提升和自主行为。张峰表示,具身智能将是一条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路径,是实现更高层次AI服务与应用的基础,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具身智能的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尽管AI大模型在实践中展现了宽广的潜力,但张峰对目前存在的技术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当前大模型的通用知识还未能有效转换为实际的操作能力,模型与人类的价值观也尚需进一步对齐。模型在跨领域泛化能力上的不足,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张峰提出了三条建设性建议:
1. 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应积极推动智能控制、先进感知、柔性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借助全球智慧共同应对技术挑战。通过技术共享和联合研发,提升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和环境适应性。
2. 强化应用创新协作:加强在制造、医疗、农业、物流等多个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挖掘机器人创新的应用场景。整合全球资源与智慧,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助力机器人技术在不同领域蓬勃发展。
3. 构建开放产业生态:各方应携手合作,紧密协作,建立开放与协同的机器人产业链环境。通过倡导公平、透明、秩序的产业运营,为机器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电子学会的战略布局与贡献
张峰还提及中国电子学会在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着力打造行业先行者。他指出,学会正在进行战略研究及政策支撑,参与起草与制定《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并成立了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
同时,张峰强调,中国电子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推动政策完善、技术攻关、标准制订、资源对接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
在活动的,张峰寄语与会者,期望大家能够以此次世界机器人大会为契机,凝聚智慧、交流经验,共同推动具身智能领域的发展。他祝愿本次交流活动圆满成功,祝福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在机器人及AI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必将为全球科技合作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同时,也为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与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预示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将会更加迅速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