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在ISC.AI 2025大会上探讨智能体五级演进及未来发展方向
时间:2025-08-08 03:35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8月6日,在ISC.AI 2025互联网安全大会上,360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进行了题为《ALL IN AGENT》的精彩演讲。他指出,将大型模型发展成为智能体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并详细阐述了智能体演进的五个级别,激发了与会者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深思。
智能体的五级演进
周鸿祎在演讲中,将智能体的演进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分级进行了类比,划分为五个等级:
1. L1级 聊天助手:这一层级的智能体主要功能是进行聊天和建议,通常被视作“玩具级”智能体,例如GPT等。这类智能体在情感陪伴和简单对话上表现良好,但缺乏深度的智能应用。
2. L2级 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这一阶段的智能体被认为是从“玩具”发展到“工具”。尽管其能够自动执行任务,但仍需要人工设定任务流程,借助AI来提升工作效率。
3. L3级 推理型智能体:进入L3级后,智能体已具备自我规划任务的能力,能够在特定领域展现出极强的独立性,类似于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在面临跨领域的复杂问题时,仍然受限于技术框架,缺乏有效的协同能力。
4. L4级 多智能体蜂群:这一层级的智能体通过革命性的纳米AI技术,能够灵活地组织团队,进行多层次的分工与合作。L4级智能体可连续执行复杂任务,展现出高达95.4%的成功率,任务执行过程中消耗的Token数量在500万到3000万不等。
5. L5级 自我创造的智能体:在这一阶段,智能体不仅能自我迭代,还能创造出新的智能体,形成一个智能体生态系统。
智能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周鸿祎认为,L3级智能体的发展潜力巨大,并表示今年在DeepSeek的推广、MCP标准的普及、以及Manus的出现为智能体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他特别提到,360公司的纳米AI已经在视频制作领域展现了L4级别智能体的能力,能够高效率地制作高质量视频。
针对“一人公司”的概念,周鸿祎持谨慎态度。他指出,虽然一人公司在创业初期可能看似可行,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单靠个人的能力不足以完成所有任务,因此必须引入多个智能体协同合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防范芯片安全隐患
在谈到行业安全问题时,特别是关于芯片后门的隐忧,周鸿祎表示,芯片上加后门的事件已有先例。他提到,某知名CPU制造商曾在其产品上隐蔽地安装了一个小CPU,旨在进行系统管理。虽然其提供的理由看似合理,但这引发了关于用户隐私和安全的重大担忧。
他强调,芯片安全的防范需依靠教育和行业规范,同时指出,攻击行为不仅可能存在于硬件层面,软件层面也蕴含更大的风险。只要有恶意意图,任何技术都可能被利用来进行攻击。
开源与闭源之争的未来
周鸿祎在大会上还特意提及了OpenAI的新开源模型,他认为,尽管OpenAI看似在走向开源,但实际上其背后的动力是市场竞争压力。他表示,中国的开源模型正在迅猛发展,下载量巨大,未来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他坚信开源的力量会让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认为健康的生态系统建设是开源成功的关键。他强调,尽管技术上存在差距,通过商业模式以及开源生态的力量,中国有能力在全球人工智能的竞争中大展拳脚。
周鸿祎的演讲为智能体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五级演进角度出发,通过深入的技术分析和市场洞察,展现了智能体在数字化时代的广阔前景。同时,他对安全问题和行业规范的关注也为相关技术及应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中肯的建议。未来,随着智能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推动各行各业的变革,创造出更加高效、智能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