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推出30款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 开辟“6+3”新赛道
时间:2025-08-05 06:15
小编:小世评选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员会近日公布了一项重要举措,推出了30款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这些产品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空天信息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标志着重庆在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进展。此次推出的产品,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当今产业的痛点,还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是指那些已经实现产业化,且能够反映前沿技术突破的重要产品。这次选出的30款产品中,有智能公差设计与仿真分析软件,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电池盒装配中的痛点;还有智能视觉晶圆检测装备,可加速高端检测装备的国产化进程;以及具备高速和高精度特性的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等。这些产品不仅显示出重庆市在科技领域的实力,也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重庆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重庆市正优先发展“空天信息、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氢能核能及新型储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这六个高成长产业,并探索发展“脑机接口及脑科学、光子与量子技术、沉浸技术”这三大高潜力产业。这样的发展战略,旨在占领未来产业的制高点,提升城市的竞争优势。
在这批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中,重庆驼航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TF500重载无人直升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无人直升机能够在高原、戈壁和沙漠等复杂环境中执行重载运输和精准投放任务。它取代了传统人工高风险作业,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和效率,成为重庆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人工智能领域中,恒之未来(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哮天四足机器人”也表现出色,已在海外市场实现预售。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隔音隔热用玻璃纤维棉”不仅装配到了国产大飞机C919上,还获得了多个行业的订单。在生物制造领域,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赛立奇单抗注射液,成为国内市场首个问世的该类药品,这标志着重庆在制药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
为了实现未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重庆市也在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实施引才计划和深化推荐奖励政策,重庆市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以北京大学博士后邹程龙为例,他通过在京举办的引才活动了解到重庆产业需求,最终选择落户重庆,并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助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切均表明,良好的环境与服务能够有效聚集人才,提升城市竞争力。
在未来产业的生态建设方面,重庆市还启动了两江新区和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等未来产业先导区的建设,旨在推动空天信息和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发展。同时,巴南、江津和璧山等三区也将获得相应的产业发展支持,这一系列举措将形成未来产业的强大集聚效应。
重庆市的未来产业发展战略还包括通过建设中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实际产业转化。中试的建设是技术研发向生产转换的重要环节,这能够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率,推动新技术的快速应用。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正是通过试验、检测和生产的流程,研发出一批成功的产品与技术,成为中试转化的重要推动者。
展望未来,重庆市将以“6+3”产业布局,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推动各个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市经济信息委员会表示,将持续推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生态,为吸引更多前沿科技企业及人才创造条件。
重庆市在未来产业的布局和产品研发上展现了强大的能力和信心。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通过创新和转型,重庆将以更加智能化的“重庆造”产品走向市场新高地,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