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推动自主可控技术发展,A股概念股显著上涨
时间:2025-08-04 10:20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一项名为《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重大决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在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促进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的建立。国家层面的支持进一步激励了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的自主可控概念股出现了显著的上涨趋势,为投资者带来了积极的反响。
当前,人工智能被广泛视为一个关键的核心技术,其自主可控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次国务院会议上强调了要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规模化使用。根据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我国在国际AI发展的水平上显现出与美国的差距正在缩小。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实现了躐级进步,产业的形成也日趋完善,涌现出大量的大模型与相关应用。
具体来看,自2017年至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已从180亿元快速增长至6000亿元。赛迪顾问的分析表明,未来十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继续保持显著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30年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2035年则将达到17295亿元。这样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必将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A股市场,自然是自主可控概念股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根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的统计,目前A股市场上共有40只自主可控概念股,今年以来它们的平均涨幅已超过8%。如拓维信息、瑞芯微和云从科技-UW等优质个股,年内涨幅均超过30%。其中,瑞芯微作为国内系统级芯片(SoC)的领军企业,其在高端芯片领域的突破,尤其是RK3588芯片的成功推出,成为了行业的标杆,具有替代国际巨头的潜力,其2025年上半年预期净利润的增幅也引人瞩目。
云从科技-UW凭借人机协同的操作系统以及其在AI智能体研发方面的拓展,其年内股价涨幅已超过34%。通过整合视觉、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云从科技致力于实现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深度互联,展现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从整体业绩来看,40只自主可控概念股中,已有11家公司发布了半年度的业绩报告,海康威视、澜起科技等公司的净利润均呈现出增长态势。因此,市场对这些企业的信心不断增强。
在资本市场方面,这40只概念股也引起了融资方的关注。截至7月31日,其融资余额合计为974.72亿元,相较去年底增加了4.47%。部分股票如瑞芯微和拓维信息更是获得了超过100%的融资加仓,显示出市场对它们的热情。筹码的变化情况也显示出市场对某些企业的信心增强,例如北方华创在氮化镓芯片领域的市场份额以及技术的领先地位,使得其股东人数明显下降,筹码集中。
随着“人工智能+”政策的实施和市场反应的积极,该领域的自主可控概念股正在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以中科曙光、神州泰岳等为代表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令人期待。中科曙光作为我国超算和液冷数据中心的龙头企业,正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
神州泰岳凭借自主研发的算力服务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与国际大厂亚马逊云科技的合作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云服务领域的竞争力。随着政策的推进和市场的不断优化,这些企业的成长和全行业的蓬勃发展都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遇。
总体上,自主可控技术领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正在经历一场技术与市场的集体爆发。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投资者需要继续关注A股市场的动态,把握自主可控概念股的投资机会,谨慎决策,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