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召开城市工作会议 直面结构性过剩问题
时间:2025-08-03 21:2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期,国家召开了自十年来首次的城市工作会议,着重讨论和应对各行业所面临的结构性过剩问题。这一会议的召开,反映了国家对于经济健康发展和城市治理的重视,也为未来经济政策的调整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召开如此重要的会议?要追溯到去年以来的政策动向。3月的工作报告中提到“整治内卷式竞争”,随后在6月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了修订。在7月份,财经委员会明确提出“反内卷”的倡导,旨在促进企业健康竞争,推动落后产能的退出。国家还于7月推出了价格法修正草案,力求通过法律手段遏制降价风潮,防止行业陷入无序竞争。
当前,许多行业都因结构性过剩而陷入了困境。例如,汽车行业因库存高企而展开了价格大战;餐饮、外卖和网约车等领域也显现出类似的内卷现象。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领域,市场的热度虽引人注目,但也存在过剩的隐忧。近日,经济学家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表现出担忧,认为存在泡沫风险,这一分析同样适用于国内市场。
新能源汽车则是当前结构性过剩问题的集中表现。长城汽车董事长批评了市场上零公里二手车的现象,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库存压力的应对,更折射出新能源汽车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的困境。国家发展委员会已经对部分企业进行了约谈,要求整顿这一行业乱象。
算力资源的闲置问题同样值得关注,部分上市公司已披露其算力资源的使用情况,显示出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同质化竞争与资源浪费。预计到2025年底,数据中心的上架率虽然将提高,但依然会有相当一部分算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企业在面对过剩和降价压力时,常常被迫采取降价以去库存,这种行为将导致行业内优秀企业的优越性被弱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力不足,即便数据显示消费一直在增长,但供给的增加速度却远超消费者需求,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不断趋低。以餐饮行业为例,虽然行业整体增长缓慢,但因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却大幅下滑,给本已艰难的商家带来进一步的生存挑战。
另一个因素是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新冠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因海外需求暴涨而不停扩张产能,然而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恢复,海外需求的回落使得这些扩张的产能面临困境,利润受到压制。企业在利润下滑与产能增加的双重压力下,往往只能通过降价维持生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内卷现象的蔓延。
内卷问题的外溢性也不容忽视,新能源汽车在低价竞争中对国外市场造成了冲击,导致欧美国家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以应对过剩问题,而不是单靠内部的价格管控。
在针对内卷和过剩问题的同时,国家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农业部近日针对畜牧行业召开了会议,核心议题是如何避免不必要的价格战。反内卷的本质在于提高价格水平,促使行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有研究表明,适度的通胀可以激励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面对价格战与内卷化的现象,企业之间的竞争并非完全自愿,很多时候是市场的倒逼。尽管当前对于企业提振价格的呼声高涨,但如何在不抑制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前提下实现这一目标,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此次城市工作会议不仅是对结构性过剩问题的直面,更是为各行业拿出了应对的对策。未来,国家将更为注重价格和分配机制的平衡,同时结合提高居民收入的策略,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只有通过系统的政策调控,才能有效化解当前过剩和内卷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