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解读经济形势与“人工智能+”行动落实计划
时间:2025-08-02 13:35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京召开了一场关于经济形势和相关政策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及新闻发言人蒋毅详细解读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多项政策行动。他表示,根据计划,国家将在今年内完成3000亿元的资金下达期望,推动各项经济工作有序进行。
在新闻发布会上,蒋毅就“人工智能+”行动、零碳园区建设、电力供应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多项重要议题做出了回应,并且指出了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与生效将会怎样进行。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到过的国际案例显示了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深度应用。例如,在缅甸强震救援过程中迅速开发的中缅英互译系统有效助力了救援救灾。而在新加坡,AI技术的应用使得肿瘤筛查的漏诊风险大大降低,检查效率提升。在南非,AI巡检员的引入则极大提高了铁路的安全性和调度效率。巴西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引入AI图像识别以及巡检无人机技术,显著提升了电网的巡检质量。
这些成功的实例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逐步被市场认知。蒋毅强调,人工智能拥有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潜力,能够在产业降本增效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加快人工智能的推广和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部门起草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并于7月31日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这一计划的实施,旨在为市场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信心,推进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中的全面应用。
蒋毅还提到,的工作将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通过创新带动实际应用的落地,实现良性的发展循环;二是优化人工智能的创新生态,夯实算力、算法、数据、安全等基础支撑,形成灵活多元的治理结构,以便更好地支撑技术的落地与产业的转型升级。
蒋毅还分享了支持零碳园区建设的最新政策。按照新的通知,我国计划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零碳园区,以实现园区内的二氧化碳排放几乎降至零的目标。这些零碳园区将通过规划、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推动各类园区的低碳化转型,帮助企业提升减排效果。他指出,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的建设名单将根据地方推荐的情况,综合考虑产业代表性、减排潜力等因素来确定。
在电力保障方面,蒋毅表示,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今年夏天我国电力负荷已创下多个历史性的新高,被形容为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用电负荷。面对这种情况,各地的空调使用频率激增,能源保供工作正处于“迎峰度夏”的关键阶段。他还强调,国家将在这方面出台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以确保供电安全与稳定。
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现状,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任飞指出,当前全国市场的建设正在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将制定更为深入的行动方案,重点实现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的统一,依法监管企业的竞争行为,建立常态化的问题征集和处理机制,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
回顾上半年的经济情况,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表示,在外部压力和内部风险的双重考验下,我国经济仍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各项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国家将持续出台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增强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活性,以更好地应对外界挑战,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确保物价回升与社会就业稳定。
本次新闻发布会所展示的政策面貌,描绘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蓝图,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绿色经济的转型升级,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措施,明确了将以科技助力经济、以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展现了我国在面对全球经济挑战时的积极应对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