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共同举办智能社会论坛 聚焦AI赋能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5-07-31 04:00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7月27日,上海世博中心迎来了由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共同主办的智能社会论坛。本次论坛以“AI赋能社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政界、学界和产业界的重量级嘉宾,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及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论坛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贾宇致辞强调了法院与同济大学合作共建的“数字法院研究基地”的重要性。贾宇表示,此举是助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一步,期待“数字法院研究基地”成为司法科技创新的源泉和数字法治研究的示范,为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治理与发展是一体的双翼,强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要赋能经济发展,更要为人类福祉服务。他提到,智能社会治理论坛的连续举办,表明了同济大学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与优化社会治理方面的努力与成就。郑庆华表示,学校将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跨越式发展,加强智能社会治理。
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则指出,杨浦区近年积极与高校和企业合作,拓展智能社会治理的应用场景,已取得显著成效。他希望借助此次论坛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区域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呼吁各界共同参与智能变革,以创新推动区域发展。
会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介绍了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工作。他提到,该中心致力于研究与社会服务,围绕人工智能的法律、伦理和社会治理问题,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助力国家和上海的人工智能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期间贾宇与郑庆华共同揭牌的“数字法院研究基地”,标志着上海法院在数字化时代的一次重大探索,旨在构建一套可以复制和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以推动数字法院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上海法院在全国率先推进数字法院建设,通过构建综合的数字模型和司法大数据的应用,已经形成了以“数助办案、数助监督、数助便民、数助治理、数助政务”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初步改善了审判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效率。
王浩和周海鹰还共同启动了“全球智能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编制,旨在为不同类型智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评估与预测。通过这样的举措,希望促进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负责任发展。
在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国内外多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对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见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科学司司长刘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文勇刚等知名学者纷纷发言,深入讨论了AI技术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安全与伦理方面的治理问题。
紧论坛还进行了圆桌对话环节,邀请了来自政策研究、产业实践等领域的专家探讨“AI赋能治理创新,共筑可持续未来”。与会嘉宾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绿色智能发展、数据流通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展示了各界对未来智能社会治理的共同思考。
本次论坛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发展,也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界搭建了沟通桥梁。论坛期间,杨浦区参展企业的多项前沿科技产品也得到了充分展示,显示出区域内科技创新的活力与发展潜力。
在这一政策与学术结合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不仅依赖技术本身的进步,更需要智慧与伦理的引导。通过此次论坛,多方汇聚智慧,以期探索出适合中国及全球社会治理的AI赋能新路径。
本次智能社会论坛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深刻的思想交流与合作机会,也助力了建设合作共赢的智能社会,展示出人工智能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AI将为可持续社会带来更多可能与希望。